1941年的一个冬夜,山东纵队接到了攻打日军徐家楼据点的任务。作为山东纵队2团团长,王凤麟深知任务的艰巨。日军的碉堡坚固且戒备森严,而我军装备简陋,难以正面突破。 为了最大化利用有限的炸药,王凤麟决定采用“内炸”策略,即在敌人的围墙和碉堡上挖洞,将炸药放入其中,从内部进行爆破,以此获得最大的破坏效果。 在山东纵队2团中,刘厥兰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爆破手,出身矿工的他,对炸药的使用得心应手。王凤麟选中了他来执行这一关键任务。为了掩护刘厥兰挖洞,王凤麟亲自设计了一辆“土坦克”,这是一种用厚木板和湿棉被制成的简易防护装置,意图分散日军的注意力。然而,日军的火力凶猛,很快就将这辆“土坦克”击穿,掩护行动失败,几位战士英勇牺牲。 尽管如此,刘厥兰并没有放弃。他深知任务的紧迫和重要性。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他抱着炸药包趁夜色迅速接近敌人的围墙。然而,黑暗中他一时慌乱,无法找到预定的结合部位置。时间在一点一滴流逝,炸药的导火索已燃至尾端,情急之下,他将炸药匆忙放在了脚边的墙上。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围墙被炸开了一个大洞,但日军的碉堡却依然巍然不动。硝烟弥漫中,刘厥兰迅速后撤,匆忙中扭头确认自己的战果,心中不禁忐忑不安。他担心这次任务会因自己的失误而失败,然而,意想不到的转机却悄然而至。 炸药的巨大冲击波不仅摧毁了围墙,还产生了强烈的震动,直接传递到碉堡内部。碉堡内的日军士兵正在机枪阵地上紧张地注视着前方,突如其来的震动让他们措手不及。震荡波使得碉堡内部的设备剧烈晃动,枪支和弹药散落一地。更为严重的是,这股震动波直接冲击了日军士兵的身体和听觉,许多士兵被强烈的震动和爆炸声震晕,机枪声戛然而止。 看到这一幕,王凤麟迅速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挥手,战士们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早已准备就绪的战士们迅速行动,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向碉堡发起冲锋。尘土飞扬中,战士们迅速穿过被炸开的缺口,冲向碉堡。 战士们冲入碉堡后,迅速展开清理行动。碉堡内的日军士兵,有的被震倒在地,尚未恢复,有的则被飞溅的弹片击中,失去了战斗力。战士们利用这一混乱时机,精准地清理每一个角落,将日军士兵逐一歼灭。 其中一组战士冲向机枪阵地,看到机枪手们倒在地上,机枪旁散落着未及发射的子弹。他们迅速接管机枪,转向尚在抵抗的日军士兵,猛烈开火。另一组战士则冲向碉堡的核心区域,利用手榴弹和短枪进行近距离作战,快速解决残余的敌人。 碉堡内的战斗异常激烈,但山东纵队的战士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短短几分钟内,战士们就清除了碉堡内的所有日军士兵。硝烟逐渐散去,战士们一个个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胜利的喜悦在他们的眼中闪烁。 王凤麟走进碉堡,环顾四周,确认所有的日军士兵都已经被歼灭。他对战士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尤其是对刘厥兰的勇敢和机智表示赞赏。尽管任务开始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最终的结果证明了他们的努力和勇敢是值得的。 这次战斗不仅成功摧毁了日军在徐家楼的据点,也让山东纵队积累了宝贵的爆破经验。王凤麟总结了此次行动的教训,决定进一步改进爆破战术。他意识到,找到最佳爆破点和灵活应对突发状况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而刘厥兰的机智和勇敢,更是为未来的战斗树立了榜样。 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士气,也鼓舞了山东纵队的战士们。他们深知,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战术,才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更多的胜利。刘厥兰因这次任务的出色表现,成为了战士们心目中的英雄,他的故事也在队伍中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