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23 现实生活中,“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左也不安,右也不安。”为什么人贫也不安、富也不安呢? 王德峰教授在他的《寻觅意义》书中,剖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论述了我国儒释道三家关于人生的哲学;指出了安顿人们心灵的途径,有三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暂时地摆脱欲望、意志对我们的支配,那就是艺术、哲学和最高的道德。 我根据自己的读书笔记主要整理了从艺术和哲学角度谈些理解。 一是艺术,艺术涉及的面很广泛,有音乐、绘画、文学、戏曲、建筑等。艺术作品的伟大性,以及它们之于我们永远是人生的导师,就在于这一点。艺术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取代的领域。 楚汉争霸时,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唱的楚军军心涣散;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激励着千百万将士,奔赴前线与侵略者浴血奋战;我们难过的时候,听一段音乐,能让我们的心情平缓一点;快乐兴奋时,会不自主的手舞足蹈或放声歌一曲;当今时代,人们抑郁、焦虑、空虚,我们抵御其病症的希望就在艺术中。如今的广场舞,公园里的歌唱团、映歌队,棋类对弈、体育锻炼等,使多少退休老人找到了兴趣和快乐,伴随着晚年的幸福生活。 在艺术的活动中,我们可以表达愤怒或狂欢,以此缓解内心的压力、重建平衡,以便更好地去承受新的压力。同时,可以启发我们,引领我们,滋养我们的心灵。 二、哲学,中国的哲学就是人生哲学,其主题,就是人如何安排好自己。 我们教育下一代,是一件从小就开始做的事情,帮助他们以哲学的方式来营造最初的精神家园,来获得做人的准则和人生的目标。如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个哲学的命题。第二句,“性相近,习相远”,人与人的差别,来自于后天的生活、习惯和修养。 我们成长的过程,是心向外走,向外驰求,驰求外物,被外物的差别所牵引、牵扯,开始懂得了趋利避害。 人生在世,内容就是去做事情。“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 儒家是:“无所为而为”,这件事应该做,若不做,就错了。这是无所为而为的做事境界。如:你投资开家商店,有明确的利润目标,这无可非议。但,你不能忘了“童叟无欺”,这个商业行为的自身价值。 儒家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超出现实利害得失,仅考虑应该不应该?这样的人生将永不失败。 道家是:“无为而无不为”,我们做的事情,要符合自然天道,不造作。如:肚子饿就得吃饭,是符合天道的。若非要吃法国大餐,这就是人为造作。《道德经》里有句话“不知常,妄作凶。” 佛家是:“无心而为”,我们做事情是为了消业。不要怨天尤人,这是我们本应当消的业。这样就会身忙心不忙。 儒道佛三家合起来,中国哲学解决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实现出世与入世的统一,或者用我们今天最普通的话来说:如何实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读书智慧见解# #读书有何意义?# #读书分享刚刚#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