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冬,一位母亲带着儿子一起报名黄埔军校。招生负责人对母亲说:“你年龄超了

含雁聊历史 2024-10-03 14:05:39

1938年冬,一位母亲带着儿子一起报名黄埔军校。招生负责人对母亲说:“你年龄超了近20岁,不能报名。”母亲说了一句后,与儿子一同被录取。 这对母子,母亲名叫周咏南;儿子名叫黄天。 母子冒着寒风,俩千辛万苦从祁东县赶到黄埔军校衡阳。指导员问:“是你儿子要参军吧,多大了?” 周咏南闻言,目光坚定而温柔地转向身旁的黄天,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有骄傲,有不舍,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异常有力:“指导员同志,确实是我儿黄天怀揣着满腔热血,立志报国而来。但请允许我说明,我虽已过不惑之年,心却未老。国家危难之际,岂有年龄之分?我愿与吾儿并肩作战,以己之微力,共赴国难。若能为国家培养更多英勇之士,或是于战场之上贡献一己之力,我周咏南虽死无憾。” 指导员闻言,不由得重新审视起这位看似平凡却异常坚韧的母亲。她的眼中闪烁着超越年龄的智慧与勇气,那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沉默片刻后,指导员轻声说道:“您的决心令人敬佩,但军校生活艰苦异常,您真的准备好了吗?” 周咏南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既有对未知的坦然,也有对挑战的渴望。“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要能为国家尽一份力,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将义无反顾。”她的回答掷地有声,不仅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悄然间在黄天心中种下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黄天望着母亲,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他深知,母亲的这一决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份超越血缘、超越年龄的爱国情怀。他紧握双拳,暗暗发誓,定要在军校努力学习,不负母亲期望,将来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保卫家园。 于是,这对母子在众人的注视下,正式成为了黄埔军校的一员。周咏南被安排为军校的后勤人员,负责照顾伤员、整理物资等工作,而黄天则开始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军校的生活艰苦而充实,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操场上时,黄天便与同学们一同开始了一天的训练。从基础的体能训练到复杂的战术演练,每一项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与体力。每当夜深人静,黄天躺在床上,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母亲忙碌的身影,那份坚韧与执着成为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而周咏南,在后勤岗位上同样兢兢业业,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无论是为伤员包扎伤口,还是深夜为学员们准备夜宵,她总是那个最先到达、最后离开的人。她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学员们的尊敬与爱戴,也让她在军校中赢得了“巾帼英雄”的美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天在军校中迅速成长,他不仅军事技能出众,更在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他深刻理解到,作为一名军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湛的武艺,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的教诲与影响。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黄埔军校的学员们纷纷被派往前线,黄天也不例外。临行前夜,母子俩坐在昏黄的灯光下,相对无言。周咏南轻轻抚摸着黄天的头,眼中满是不舍与期许。“天儿,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你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妈妈的骄傲。” 黄天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妈,您放心,我一定会凯旋归来,让您为我骄傲。” 次日清晨,黄天带着母亲的祝福与期望,踏上了前往战场的征途。他深知,这一去,便是生死未卜。但他更清楚,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荣耀。 在随后的日子里,黄天凭借着在军校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心怀家国,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想起母亲那慈祥的面容和温暖的话语,那是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岁月如梭,转眼间,战争结束了。黄天带着满身的伤痕与荣耀回到了家乡。当他再次见到母亲时,两人紧紧相拥,泪水交织在一起。那一刻,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化作了无尽的喜悦与幸福。 从此以后,黄天与母亲周咏南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的英雄与楷模。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为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而努力奋斗。而周咏南那句“我愿与吾儿并肩作战”的誓言,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