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19日,韩复榘接受何应钦的审问,关于他在德州激战后放弃济南的决定。何应钦质问他:“济南为何轻易放弃?”韩复榘意气风发地反唇相讥:“何不让我们看看你们如何随意地放弃了上海呢?”这一问答,引出了他们之间围绕抗战局势的论战。 何应钦毫不留情地指出,韩复榘的撤退行为与上海、南京失守的情况有本质区别,因为韩的部队是在未经过任何实质抗阻的情况下就慌忙放弃济南的。韩复榘力图通过回忆在德州与日军激战、三个师损失惨重的经历来辩解自己的行为,但不得不承认自己一路退却,直至逃至曹县。 日军入侵山东后,韩复榘在面对水陆两线受兵力困扰的情况下,选择放弃黄河和泰山天险,使得局势更趋被动。 有人谴责韩复榘放弃山东是因为蒋介石临战调走应当归他的炮兵团,但实际上,这并非他撤退的主要原因。在军事会议上,韩复榘被刘峙带走,最终在左右逼问下承认违令撤退的罪状。 押送至武汉途中,韩复榘的密电和过往密友宋哲元、刘湘的来往电文被揭露,揭示出他计划将部队转移到河南、南下四川等阴谋。刘湘得知韩被捕后病情急剧加重,不幸身亡。有阴谋论称韩复榘被杀导致刘湘惊慌身亡,实际上,事件发生的次序将这个说法打破。 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在军法会审中被判处枪决,结束了他传奇而颇具争议的一生。他的死意味着第三集团军开赴抗日一线,洗刷了曾经与不抗日的声名相连的骂名。 整个过程显示了抗战时期一些军人面对战局艰难选择时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反映了主战派与铁血派在对待国家危局上立场和表现的天壤之别。韩复榘的命运,象征着军阀时代的悲剧和错位,也引发了对当代军人应有之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