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之子钱永刚,学业曾两度中断,数学能仅得30分,高中都未毕业,尽管钱学森看似对

喷火龙说史 2024-10-03 22:54:32

钱老之子钱永刚,学业曾两度中断,数学能仅得30分,高中都未毕业,尽管钱学森看似对其决定漠不关心,但钱永刚始终认为父亲是个称职的好爸爸……

“爸,我考了30分。”

钱永刚站在客厅,拿着那张充满红色记号的数学卷子,心情复杂。父亲的钱学森正在书桌前专心写作,头也不抬地回应道:“哦,怎么回事?考试难吗?”

钱永刚深吸一口气,“是,我没考好,卷子确实有点难。” 他心里有些忐忑,认为接下来一定会挨训。毕竟,谁能想到,作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儿子,数学居然只能考30分?这几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让钱永刚意外的是,钱学森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或失望,反而停下笔,抬头笑了笑:“不要紧,这不过是一张卷子,重要的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句话,像是一束光,瞬间驱散了钱永刚心中的阴霾。

钱永刚当时并未明白这句话的深意,但多年后,回想起这一刻,他才意识到,父亲的钱学森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深知如何引导子女的好父亲。

钱永刚的学业并不一帆风顺。1966年,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期。那一年,18岁的钱永刚原本计划进入大学深造,然而时代的动荡让这个梦想破灭。他的求学之路被迫中断,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在家庭中,钱学森一直秉承着一种开放的教育方式。他从不强求孩子要达到某种预期,甚至对于钱永刚做出的某些决定,表面上似乎漠不关心。

学业中断后,钱永刚决定参军,这一决定或许出于现实的无奈,亦或是他心中那股保家卫国的使命感。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时,钱学森仅仅回应了简单的一句话:“决定了就好好干。”

这句话背后的支持力量,给了钱永刚无比的动力。虽然学业中断,但在部队的几年中,钱永刚逐步成长,学到了很多部队中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军旅生涯让他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命运给钱永刚带来的波折远不止于此。部队生活虽然充实,但他始终无法放下对学业的追求。直到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这成为钱永刚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此时的他已经年近30,对于重新回到校园的选择,他内心充满了挣扎。

父亲的钱学森再次用一席话拨开了钱永刚的迷茫。钱学森常常告诉儿子:“不要让人生留下遗憾,人生的路很多,关键是看你如何选择。”

钱永刚决定不再犹豫,他毅然报考了高考,选择重新开始。最终,他成功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了父亲的校友。

其实,钱永刚的求学经历并不像许多人想象中的那样顺风顺水。除了学业两度中断,年轻时的他在学术上也曾感到迷茫。最典型的便是那次“数学30分事件”。

对于钱学森这样一位顶尖科学家来说,儿子在学术上的成绩似乎应当非常出色。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钱永刚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仅得了30分,这让他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是否足够胜任未来的学术生涯。

心怀忐忑地将成绩告诉父亲,担心自己会被严厉批评。钱学森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得非常淡定,甚至有些幽默地告诉儿子:“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待学习的态度。”

这一刻的钱学森,展现出了一位智慧父亲的宽容与远见。他并没有因为钱永刚的成绩而急于否定他的能力,反而是通过这个契机,教会他如何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

这种教育方式,让钱永刚学会了自信与从容,奠定了他今后面对人生挑战的坚韧态度。

钱永刚从军的那段经历,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部队的那几年里,他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还学会了独立思考。对于钱学森来说,儿子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定,更是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1978年,钱永刚已经在部队中服役多年。高考恢复后,他不顾年龄的限制,毅然决定参加高考。在备考期间,他每日沉浸在复习中,重新拾起那些曾经丢失的学术知识。他明白,自己的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必须全力以赴。

最终,钱永刚成功考入了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了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科学尚处于起步阶段。

钱学森给予了儿子建议:“学新的领域,未来的路会更宽。” 这句建议不仅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期许,更是钱学森对中国科技未来的前瞻性思考。

从部队到高校,再到科研领域,他一直在追逐着父亲的影子,但却又在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他并未像父亲一样直接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核心研发,但他在计算机应用软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了一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