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女宰相上官婉儿:极具才华的女官背后,如何展现唐朝文化?

浮华得历史 2024-11-02 18:55:10

提到上官婉儿,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她的文学才华,还是她的政治才能,她的美貌智慧,还是她的悲惨结局?

上官婉儿作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在权利的漩涡中起伏,她的才华和成就令人敬仰。

上官婉儿诗歌开启盛唐之音

上官婉儿出生在多元化的唐朝,从小受不同思想文化的熏陶,这使其诗作的字里行间充盈着典雅艳丽的辞藻和秀美清幽的风景,开启了盛唐之音。

唐代文人吕温对上官婉儿做出了高度的肯定:“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全唐诗·卷三七一》)

上官婉儿卓越的文学才华不得不令人叹服。

她不但汲取了“上官体”的诗歌精华,而且开启了后人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歌创作,在古代诗歌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上官婉儿在长安度过了一生,她为数不多的诗歌中,长安文化无疑成为了她笔下描写的一个重要对象,不仅长安文化的主要方面在她的诗中有所呈现,并且表现出创作主题的丰富性和意境描绘的多样性特征。

而且上官婉儿通过诗歌的表达,呈现了她对宫廷生活情感对园林山水的热爱,是对长安文化精神的凝聚与升华。

“诗坛领袖”地位与长安文化

唐中宗时期,上官婉儿为整个文坛的发展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上承贞观遗风,下启开元新声。

婉儿在壮大的诗境中,流美的气韵中表现了盛唐气象和情怀。

《唐诗纪要》卷三记载,每当中宗宴赏游玩,醉不思归时,群臣都会应和作诗,这时唐中宗就会派婉儿评定诗歌,无疑这些诗歌都受到了婉儿审美评判标准的影响。

文中“奥主”就是上官婉儿,从中可见当时的游宴诗会是件风流儒雅的盛事,也是诗人的顶级盛会。

在皇室这样一个君王赋诗,学士属和的环境中,婉儿既是一个起着关键作用的策划组织者,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鉴定者。

她代表着当时诗歌鉴赏的最高水平,她的领袖诗坛,为诗歌的创作制定了标准,为唐诗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毫无疑问,上官婉儿的诗歌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标准,并以称量诗坛流传千古。

作为人文形成的长安文化,在物质上包括宫殿、庙宇、游宴生活、节日活动等,精神上包括思想、文酒之会、宗教信仰等。

当然,还有属于长安地理的山河湖川。

长安作为都城,融合了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由皇室和贵族为核心主导的长安文化构建了皇权为中心的统治地位。

上官婉儿流传下来的三十二首诗歌可分为山水诗、抒情述怀诗、出游记胜诗等。

婉儿的诗歌感情自然,气格举健。

当然,婉儿的应制奉和诗也不例外,也是婉儿诗歌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婉儿的应制奉和之诗是体现长安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凝练的笔墨或体现皇宫的庄严,或国都的巍峨,或盛唐的繁荣气象。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将长安为中心的国都气象和国家的一派太平祥和之景表现的淋漓尽致。

婉儿以其大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皇家礼仪的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诗中体现出远观近看的效果气势恢宏,山河水涌,可见出长安山河湖泊的雄伟壮观。

长安作为帝都,其独特的山水形胜在文人笔下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丰富多彩的长安文化中,盛唐山水蔚为大观,这类诗无疑成为了亮点,在上官婉儿的诗中也不乏表现。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这组诗,上官婉儿连续咏了二十五首,内容皆为写景状物。

上官婉儿文思泉涌奉旨作诗,加之她对园林山水的热爱,所赋之诗刻画了长宁公主流杯池四周的美丽景致,组诗笔调清新淡雅,诗风幽然雅致,形成了一幅壮丽缤纷的山川长卷。

在上官婉儿的笔墨下,她重在对山水情态的表现,在诗歌的意境中以山水景物为主体,用词清新脱俗,与山水相亲相融,把唐代长安山水形胜呈现的淋漓尽致,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自然山水的壮美秀丽。

在众多的唐人诗歌中,歌咏帝都长安山河的作品俯拾皆是,唐王朝鼎盛时代的山水形胜,在婉儿的细腻书写中也给人们留下了欣欣向荣和祥和别致的美感。

长安文化即帝都文化,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长安集经济、政治、文化与一体,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文化在长安也表现得最为丰富。

诗歌中长安文化的呈现特点

唐代的每一位诗人几乎与唐朝的帝都长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有的长安文化对文人的创作思想与风格亦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对长安文化的反映也各不相同。

婉儿作为初唐诗歌的诗坛领袖,对长安文化的透视呈现出别样的特性。

就创作内容而言,婉儿从多角度体现了长安文化,物质上包括宫殿庙宇、游宴生活等;精神上包括思想、交游、宗教信仰;还有地理层面的山河湖川等。

婉儿诗中“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描写了皇城建筑的高大;精神层面包括宫廷娱乐等,婉儿诗中“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就是描写了皇家出行到达目的地后的饮宴娱乐活动;风俗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物产、商业等。

“结驷填街术,闾阎满邑居”能了解到长安城百姓众多,满城居住的现象,由此可见物产丰富和商业活动频繁。

精神层面包括游玩风俗等,如《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等就是写了皇帝和大臣一同出门游玩之景。

诗歌中长安文化的情感表达

一位作家的人格养成和文学创作会受到所属地域的影响,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使作家的文学思想各具特色。

婉儿在长安度过她的一生,她深受着当时帝都地域文化和思想文化等文化的多重影响。

诚然,上官婉儿对长安文化的情感表达成为她诗歌中最亮眼的元素。

长安文化有其光明的一面,亦有其阴暗的一面。

上官婉儿作为“皇宫秘书长”,跟随在皇帝身边。

她在诗歌中对长安文化的多维呈现,大部分都是对其积极一面的描述,由此可知上官婉儿对长安文化的情感是真挚的,向上的。

作为唐代帝都的长安,它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开明,文化的璀璨对诗人的影响是直接且深刻的。

所以众多唐诗中的长安意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威严的、光明的。

婉儿诗歌所描写的长安文化也不例外,其特征之一即在于对长安文化情感的体现和对宫廷生活的赞美。

宫廷中呈现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对帝王的赞颂。婉儿赞颂帝王的这类诗主要是应制诗。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就写出了隆冬出游之所见,整首诗意境阔达,气势磅礴,可以看出婉儿对帝王出行的赞颂。

婉儿在她诗歌中也不乏选取一些壮丽的文句作为对帝王的称颂之词,如“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这样的诗句确实犹如日月之高悬,可以光照大地,使臣子百姓长久地承受它的光辉。

在上官婉儿的宫廷诗中,如登慈恩寺塔组诗、游幸长宁公主流杯池组诗,无论是描写公主山庄之豪华,还是歌咏天子驾幸之威仪,均是场面宏大,气势非凡。

结语

长安是多个朝代的国都,其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上官婉儿作为中宗时期的诗坛领袖,其独树一帜的宫廷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安文化。

可以说,在上官婉儿一生的创作中,长安文化都作为主要的驱动力而存在。

婉儿在细腻的情思和充沛的个性下书写出来的帝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盛唐文化。

她诗作的明快声韵和华美形式,永远响彻在唐诗的长河之中。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