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一个不同于中世纪的新阶段: 清朝摊丁入亩,永不加赋,是丁银335万定额。清朝工商+盐税+海关,占财政收入37%。清朝官方垄断对外贸易,官商,只出不进。尤其是最后几年税收达到3亿两,农业税收占比不足两层,宋朝都相形见拙。 清朝官员搞钱,并没有搜刮农民,而是走商道,富可敌国,千万两身家的官商比比皆是。洋务运动,大部分来自民资,建铁路,架电报,购买国债,购买股份。清朝财政收入,不包括地方提留,耗饷,田赋、盐课、厘金、杂税,并没有全部拿走,给地方20%-40%,打仗只留20%,多余全部解走。不打仗,地方财政可以宽松些。 清朝没加过农业税,乾隆一朝,减产3成就算是灾,累计赈灾11000次,累计赈灾银2.5亿两,5次普免天下钱粮1.4亿两。清朝赈灾支出常年占财政12%,明朝是0.5%。我国所有朝代加起来,赈灾支出不到清朝10分之1。清朝农民比历朝历代都要硬气,欠租不交,肆无忌惮,既不交租,也不退佃。旗人退佃种,打官司,直接捅了。清军入关圈地14万顷,占耕地面积1%,3分之2旗田卖给民人。清朝禁止圈地,旗人卖地,是农民武力反抗的结果。 康熙中后期,补不上缺的旗人越来越多,穷困潦倒。 大清律,士绅地主私设刑堂棍棒,拷打佃户,革去衣领衔职,杖八十,禁止逼租退佃。 清朝官府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民,长期佃户,即可获得永佃权,长期欠租,视为己业。以粪土田根之说,争衡掣肘,霸占田业者比比皆是。佃农聚众官府请愿,自创许退不许批之说,强行获得永佃权。地主收田自种,要被讹去2倍地价。 清朝认了,厚待农民安天下,委屈下士绅地主吧。农民会造反,撒泼耍赖,举族械斗,法不责众。 清朝农税一降再降,是农民打出来的,旗人照打,王田都常年不敢上门收租。 清朝士绅地主没有武力,自愿降租,只收2-3成,常年只能收到约定租额的50%-80%,就这样着了,农民常年积欠,有官府撑腰。 地租低,产生了新职业,二地主,转租出去。 清朝农民是大爷,八旗贵族圈禁在京,生怕和农民发生矛盾,打起来。八旗子弟打不过,身子骨金贵,宗人府约束严,和民人发生冲突,丢差事。逼租退佃,清朝官府历来不受理,怕惹麻烦。 清朝税率,历朝最低, 明朝税率,历朝最高 北地,一亩之产,得银三钱,官赋五钱 南地,七斗之田,官赋六斗,税率85% 清朝人均纳税0.2英镑,英国是1.12英镑 清朝年财政收入6600万英磅,军费5000万英镑,行政+皇室支出200万英镑,结余1400万英镑 英国人发现清朝农业税实收只有2%,与英国相比,微不足道,问慈禧为何不加税。慈禧答,加不得,只要加几厘,农民就会造反。 清朝低税,历朝最低,也是全球最低 明朝徭役十税一,十年轮班白干1年,不想去,就折银出一年工钱 清朝摊丁入亩,是2400万丁,335万丁银做定额,摊入田亩,新增人口,永不加赋。清朝完全废除了元朝开始的匠籍制度,同时解放了人口众多的奴籍。 清朝火耗是正税的10-20%,全部交公,按级别派发给官员做养廉银。清朝农业税3.2%,经常减税,实际收不到。 反着道之动,明朝作为封建主义时代的最高最固化形态,粉碎了历史才能进步,反着来必然具有先进性。现实历史中,要么是西方的第三等级,要么是东方的边疆部族能反着来。两者具有相映成辉异曲同工的作用,因而清朝雍正之前是粉碎一个旧世界,雍正开始建设一个新世界。我们的近现代不该从1840年开始书写,至少开始于1722年,马克思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中世纪的开始,那么,1644年明朝的灭亡就标志着东方进代的开始,清朝的灭亡,标志着现代的开始,并没有几千年的意义,和西方是同时进入世界现代的。
明朝文官都是大地主不交税,江南士绅有东林党撑腰也不交税,海上贸易也收不到税,最后全压到农民身上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是最大的善政。其它再残暴落后泯灭人性的行为,都值得原谅。除非远远低估了汉唐宋元明实际人口。例如明末万历努尔哈赤造反时人口超过二点五亿,元末两亿,北宋末两亿,南宋一点五亿。唐安史之乱二点五亿,两汉各一点五亿以上。否则说明清政府的政策整体上是最先进的。
小鞭是拿清初和明末比吗?每个朝代都有前中后期,每个阶段都不同,这是基本常识,小鞭那一段比?
明末田赋重,地主白送田地也没人要。明朝最好的时期,田价对租佃收益率不到1%,卖一亩地能让农户全家躺平好几年。
其实清朝比明朝表明上是税更重的。但实际收到下面,却又比明朝轻。原因是雍正注意到了明朝税收体系的弊端,发现有大量的地主和权贵在其中饱私囊。不仅偷漏税,还想办法多收税金,而多出来的税金,并没有上交朝廷。然后严厉打击这个中间环节,反倒是减轻了百姓负担
扯淡
[狗头]这是史书上的么?小编要有心理准备,会挨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