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在东线,士兵们乘坐在一门配备75mm火炮的三号突击炮...

和平守旺者 2024-10-05 12:28:40
1943年在东线,士兵们乘坐在一门配备 75mm火炮的 三号突击炮 (Sd.Kfz.142 / 1) 上前进。 突击炮源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当时人们发现,在西线进攻期间,步兵缺乏有效攻击防御工事的手段。 当时的火炮很重,机动性不够,无法跟上前进的步兵,无法直接用火力摧毁掩体、碉堡和其他小型防御工事。尽管这个问题在德国军队中众所周知,但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将军被认为是突击炮兵之父。最初的提议来自冯·曼施坦因,并于 1935 年提交给路德维希·贝克将军,建议突击炮兵部队应该用于为步兵师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1936 年 6 月 15 日,戴姆勒-奔驰公司接到订单,要求研制一种可安装 75mm口径火炮的装甲步兵支援车。炮架的固定式全集成炮廓上部结构应允许至少 25° 的有限旋转,并为乘员提供头顶保护。车辆的高度不得超过普通士兵的高度。 戴姆勒-奔驰公司使用其最新的 Panzer III 中型坦克的底盘和行走装置作为新车的基础。原型车制造工作交给了Alkett 公司,该公司于 1937 年在 Panzer III Ausf. B 底盘上生产了五辆原型车。这些原型车采用低碳钢上部结构和克虏伯短管、外观类似榴弹炮的7.5 厘米 StuK 37 L/24加农炮。配备这种火炮的量产车辆被称为三号突击炮(Sd.Kfz.142)。 虽然 StuG 被认为是自行火炮,但尚不清楚德国陆军的哪个陆战部队将使用这种新武器。装甲部队是履带式战车的自然使用者,没有多余的资源来组建 StuG 部队,步兵也是如此。人们一致认为,最好将其用作炮兵部队的一部分。StuG 被组织成营(后来为了误导目的改名为“旅”)并遵循自己的原则。使用直接射击为步兵提供支援是其预期作用。后来,人们也非常强调将其用作反坦克炮。

0 阅读: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