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年,朱棣驾崩,太监对内阁杨荣说:"咱们秘不发丧,用锡融成一口大棺材,将陛

含雁聊历史 2024-10-05 13:14:39

1424年,朱棣驾崩,太监对内阁杨荣说:"咱们秘不发丧,用锡融成一口大棺材,将陛下的遗体装进去,每日照例进餐、请安,陛下的车帘不要拉开。" 公元1424年的一个晨曇,明朝宫廷中,一场不为外人所知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明成祖朱棣,这位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曾以果敢和权威著称于世,却在第五次征蒙古的回程中,突然驾崩于榆木川。皇帝的去世,按理说应当立即向外界公布,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太监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空旷的宫殿内回响,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杨荣,这位内阁重臣,闻言心头一震,目光迅速扫过四周,确认无人偷听后,才缓缓转身,面对那位提出惊人建议的太监,神色复杂。 “公公此计虽妙,意在稳定朝纲,避免人心浮动,但……”杨荣沉吟片刻,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忧虑,“陛下驾崩乃国家大事,若长期秘不发丧,恐非长久之计。且朝中大臣、边疆将领,乃至天下百姓,皆需知晓真相,以安人心,维系朝局稳定。” 太监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藏着几分狡黠与无奈:“杨大人所言极是,然眼下局势微妙,皇储年幼,朝中势力暗流涌动。若即刻公布陛下驾崩的消息,恐引起不必要的动荡,甚至有人趁机作乱。老奴此计,实为权宜之计,待时机成熟,自当昭告天下。” 杨荣沉思片刻,深知太监所言非虚。自朱棣在位以来,其铁血手腕虽使大明帝国疆域辽阔,但也树敌无数,国内外势力皆在暗中窥伺。此时若贸然公布帝崩,确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危及皇权稳定。于是,他缓缓点头,表示同意,但心中已暗自盘算,如何在这段隐秘的时间里,稳固朝纲,确保皇权顺利过渡。 “既如此,便依公公之计行事。但需注意,此事需严格保密,任何泄露者,严惩不贷。”杨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随后,二人迅速行动起来,调集亲信,秘密筹备一切。工匠们被紧急召入宫中,昼夜不息地铸造那口巨大的锡棺,力求完美无瑕,足以瞒天过海。同时,杨荣则亲自监督宫中一切日常,确保一切如常,丝毫看不出皇帝已逝的痕迹。 每日清晨,宫女太监们依旧如往常般,端着精美的膳食,穿过长长的走廊,轻轻放在皇帝的寝宫前。而寝宫内,那口沉重的锡棺静静地躺着,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车辇也照例备好,车帘紧闭,仿佛皇帝仍在其中,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宫内外似乎一切如常,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与紧张。大臣们虽然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但碍于规矩与威严,无人敢轻易探问。而边疆的将领们,则因路途遥远,加之通讯不便,更是无从得知京城中的变故。 在这段隐秘的日子里,杨荣与几位忠诚的大臣秘密商讨,着手准备皇权的平稳过渡。他们一边秘密寻找并培养年轻的皇储,以期其能够早日独当一面;一边则着手清理朝中潜在的威胁,确保皇权交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意外。 与此同时,杨荣还秘密派遣使者,前往边疆传达密令,加强边防,以防外敌趁虚而入。这些使者快马加鞭,穿越千山万水,将皇命传达至每一个角落,确保了边疆的安定与稳定。 然而,秘密终究难以长久隐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宫中的异样逐渐引起了外界的猜疑与议论。一些朝中大臣开始私下里交换意见,试图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而边疆的将领们,在得知京城可能发生的变故后,也纷纷加强戒备,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 终于,在经过了数月的艰难筹备与隐秘操作后,杨荣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召集了朝中重臣,准备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向众人公布皇帝驾崩的真相,并宣布新的皇帝登基。 那一夜,皇宫内外灯火通明,气氛凝重而庄严。杨荣站在高高的台阶上,面对着满朝文武百官,声音洪亮而坚定:“诸位大人,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乃是有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要宣布。陛下朱棣,已于数月前驾崩于榆木川……”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但杨荣并未给他们太多时间去消化这一消息,他紧接着宣布了新皇帝的登基大典将于次日举行,并强调了稳定朝纲、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皇帝在杨荣等忠臣的辅佐下,逐渐稳定了朝局,赢得了大臣们的支持与拥戴。而那段秘不发丧的日子,也成为了大明帝国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被永远地尘封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0 阅读:1416
评论列表
  • 2024-10-05 14:22

    当时秦始皇要有这样的臣子就好了,公子扶苏也不至于,蒙家将

    ꧁꫞꯭乐观人生꫞꧂ 回复:
    明朝前4个皇帝,从小到大都强的无边。大小战争都经历过。秦始皇的儿子都经历过啥?
  • 2024-10-10 15:57

    陸下朱棣,敢直呼其名,不要脑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