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南京一位92岁老人接受采访时,突然说:“早知戴笠的毒药那么不灵,我就用砒霜了,说不定能多毒死几个日军大官!” 此话一出,让前来采访抗战事迹的记者吃了一惊。待等回去仔细查阅档案后,才知老人家语出有因。 那就是曾名倾一时的“金陵毒酒案”。而这位老者当初还是南京日领馆的仆役,名叫詹长麟。 1934年,詹长麟来到南京日领馆应试仆役。 当时,日领馆招收中国仆役,其条件极为严苛,诸多要求令人望而却步。 但詹长麟完全符合这些条件,且勤劳机灵,深得日本总领事堀公一的信任,允许他出入其房间 詹长麟暗中欣喜,因为靠近总领事的房间,意味着他更靠近了日领馆的最核心机要。 在仆役角色下,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复兴社特务处低级情报员。 但军统对于他的工作其实并不能说得上满意,因为他根本没经受过任何特工培训,特工技能过少,完全是一个门外汉。 然而,为尽忠报国,他依旧全力投入情报工作,在情报搜集方面尽职尽责。 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日军再次卷土重来,再度设立总领馆。此番行径,令人愤慨。 军统局南京区奉命开展对敌伪的行动工作,詹长麟与其兄詹长炳受首都警察厅外事组的命令,继续潜伏于南京,伺机重回日本领事馆工作。 亲眼看到日寇的暴行,亲身经历同胞被日军侮辱,詹长麟兄弟二人义愤填膺,但因重任在肩,不得不忍辱负重,重回领事馆继续做勤杂工。 1939 年 6 月初,詹长麟将寄往领事馆的一封关键信件偷出,并交付给了特区的军统组织。 军统组织见信大喜,这是一封请柬,请柬中白纸黑字透露出一个重要情报: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将举办招待日本外务省政务次长清水留三郎等人的盛大宴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至,军统组织即刻决定行动,在日领馆宴会酒中进行投毒。 此次行动,由南京区军统的副区长尚振声进行筹划。选定先前化装潜伏在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担任仆役的詹长炳、詹长麟兄弟负责实施行动最重要的一环:投毒。 这场宴会将聚集当时驻南京的日本华中派遣军的首脑,以及伪政府的骨干,若行动成功,将给予日军侵华势力一次重创,极大鼓舞全中国的抗战信心。 为确保行动顺利成功,军统方派人交给詹长麟一支毒药(事后得知为氰化钾),称其为美国进口,毒性巨大!用此毒药,定能使行动产生奇效。 詹长麟接受了任务,并要求军统方事成之后,能安全帮其兄弟撤离,以待他日詹长麟兄弟还能继续杀敌。经商定,南京区军统局同意了他的请求。 日本人喜好喝酒,尤爱绍兴老酒,南京有一家“老万全酒家”,日领馆常常前来采购,因此军统决定将毒投在绍兴老酒中。 其时日本人已经对詹长麟非常信任,甚至让他代为采购酒水,这也为詹兄弟投毒提供了绝妙机会。 酒水采购完毕后,詹长麟当日下午四点便把药投入了一瓶黄酒中,并特意将其放在柜子最里面,一是怕下人偷酒喝,二是能保证计划万无一失,詹长麟好亲自为日伪政要倒酒。 怎奈事与愿违。当天宴会,上日军头目多数因故未到,但“维新政府”政要却悉数入座。 10 日晚 7 时许,酒会正式开始。总领事堀公一简短祝词,随即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随后便觥筹交错,杯盘声响,现场酣歌不断,猜拳行令。詹长麟亲自为各桌倒下的毒酒,渐渐地起了作用。其毒性悄然蔓延。 席间有人大呼“不好”,随后宴会众人皆出现中毒迹象,领事馆书记官以下,从座位跌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立法院长温宗尧等也早已人事不省,只剩个别官员报警呼救。 领事馆立即封锁现场寻找投毒人,发现詹氏兄弟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满城搜捕,可詹氏兄弟早已不见踪影…… 原来,早在晚会开启前,詹长麟佯称腹痛向管事者告假,言称宴会结束后要赴医院检查。席间,为确保行动成功,他已事先让兄长骑车撤离。 待日伪政要喝下毒酒后赶忙向主管请假,称自己胃痛必须去医院,随后便推起自行车从后门冲出,一路狂骑,与早在江边等待的兄长汇合,而詹氏兄弟的家人也早已在军统的帮助下逃出城外。 那么宴会之上,日伪的政要究竟状况怎样了呢? 詹氏兄弟事后得知,此次行动只毒死了总领馆的两个小官(这两人与詹氏兄弟平时关系还算不错),不禁遗憾不已,痛惜毒药所配过少。 詹长麟生前曾深入剖析过汉奸竟无一殒命的原因。 一是这帮汉奸在日人宴会上较为拘谨,并未开怀畅饮;二是詹长麟斟完毒酒后,将瓶中残液洒入菜肴,很可能宫下和船山碰巧吃到这些菜,导致深度中毒。 或许若氰化钾数量再多一些,能有更多日伪官员当场暴毙。 时光匆匆流转,解放初詹长炳离世,而詹长麟始终安好,直至 2008 年 11 月驾鹤西去。 2009 年 9 月 28 日,詹长麟与其兄詹长炳一同获评为“3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重大贡献的南京模范英雄人物”。 #分享我的社交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