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时,1名考生作文字迹无人能看懂,请来专家,发现内容也离题千里,最后只得了6分,没想到,他却被1所211大学破例录取,然而没过多久,教他的老师提出了辞呈:“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 高考作文,每年都能掀起一波波的讨论浪潮。大家聊的不仅是满分作文的高超手法,也少不了那些跑偏了的另类作品。 就在多年前,一篇匪夷所思的作文引爆了网络讨论。这个考生干了一件谁都没想过的事——用甲骨文写了一篇题为《熟悉》的作文。 当这篇作文送到阅卷老师的桌子上时,大家全傻了眼。 甲骨文,这玩意儿要是没点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根本看不懂啊! 阅卷老师反复翻看这篇作文,心里暗自嘀咕:“这咋评?这还不如天书呢!”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把作文层层上报,一直传到了更高的审卷组。 阅卷组紧急请来了四川大学的古文字专家们,一众专家戴上眼镜,仔细端详这篇古怪的作文,时不时还互相低声讨论。 过了好一会儿,专家们终于有了结论:“嗯,里面不仅有甲骨文,还夹杂了一些金文和小篆,形式是挺新颖的。” “那能给多少分呢?”阅卷组心里悬着,他们还得想办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评分。 专家们摇摇头,说:“尽管字迹特别,但核心问题是——它跑题了。按作文的标准来看,这篇文章离题千里啊。”最后,黄蛉的作文只得了个象征性的6分。 虽然分数惨淡,但这篇作文却迅速在网络上火了。大家都在猜测,这位“奇才”到底是谁? 很快,答案浮出水面:这位冒险用甲骨文写作文的考生名叫黄蛉。 而对于黄蛉来说,这场“惊天动地”的举动并非一时兴起。 他说:“我就是想走个偏锋,碰碰运气。”原来,黄蛉是个复读生,成绩不太理想,再考一次他也没把握能杀出重围。 他听说,复旦大学曾破格录取三轮车夫,于是便动了心思,想以出奇制胜的方式赢得机会。 在复读期间,他花了不少时间学习古文字,于是灵机一动,决定用甲骨文来写作文。 可惜,现实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原本想着靠着这一手“奇招”打开局面,没想到却弄巧成拙。 成绩公布时,她总分仅428分,连普通大学的门槛都难跨过。 不过,他的作文事件传遍全国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部分学校也对他抛出了橄榄枝。 “也许这真是个被埋没的怪才呢!”许多人这么想。就在这时,四川大学也站了出来,决定破格录取了黄蛉,还特别返聘了已经退休的古文字专家何崝教授,为他单独授课。 刚进四川大学时,黄蛉意气风发,觉得自己终于走上了正道。可实际情况,却不如他预期的顺利。 何崝教授起初对这个学生也寄予厚望,耐心地为他讲解甲骨文知识。 可时间一长,何教授皱着眉头感叹道:“这孩子心太浮躁,总是炫耀自己博览群书,什么都懂,但实际上一点实质性的进步都没有,他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何教授曾多次与黄蛉谈话,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你现在这样下去不行,得踏实点。学问不是光靠噱头的,你得真正钻进去!” 然而,黄蛉却不以为然,依旧故我。 何教授拿他实在没有办法,便向学校递交了辞呈。他坦言:“我教不了他,实在没有办法了。” 黄蛉的学业状况日渐恶化,终究迎来了最不想面对的结果——被四川大学开除。 这件事后,黄蛉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再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消息。 有句老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如果黄蛉真有点本事,或者能虚心一点,结果也许不会这么惨烈。 但他选择了用博人眼球的方式,掩饰自己的不足,最终却无法支撑长久的成功。无论他当时有多么吸引目光,最终却因为无法跟上脚步而被淘汰。 事实证明,只有真正的才学和踏实的努力,才能让人长久立足于社会,不然,只能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