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打得准,全因这位穿五块钱背心的老人。他用18个月成功破译了钱学森的密码,

蓝贵的过去 2024-10-06 11:46:51

中国导弹打得准,全因这位穿五块钱背心的老人。他用18个月成功破译了钱学森的密码,潜心研究的激光陀螺仪技术,让导弹指哪儿打哪儿,也成功缩短了我国与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差距,他就是高伯龙。 2014年,一张照片让高伯龙进入了公众的视野:86岁的他,穿着一件五块钱的白背心,专注地伏在实验桌前,目光炯炯,神情专注。 这张朴素的照片,和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生涯一样,没有任何的豪华和浮夸,甚至显得有些简陋。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老人,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的科技难题。 高伯龙身上没有任何科学家的架子,也从不追求物质享受。他的生活极其节俭,工作时常常穿着朴素的背心,带着一股子硬朗的风范。 他的这件“五块钱背心”逐渐成为人们对他最直接的视觉记忆,也成为了一种象征——象征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科研精神。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导弹技术亟待提高。要想实现导弹的精准打击,必须依赖一种核心技术——激光陀螺仪。 当时,这项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处于研发阶段,美国率先迈出了步伐,成功研发出了二频抖动激光陀螺仪,极大地提高了导弹的精度。对于中国来说,这项技术不仅是空白,更是受到了国际的严密封锁。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极端的技术封锁和物资匮乏之中,激光陀螺仪作为国家急需突破的技术之一,被提上了议程。然而,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项目难度可想而知。于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了科学泰斗钱学森。钱学森没有直接参与此项目,但他推荐了一位他最看好的科学家——高伯龙。 高伯龙接到这个任务时,内心压力巨大。在毫无参照、资金紧缺、设备简陋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投身这项艰难的任务,带着钱学森给的几张纸片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科研攻坚。 这几张纸片,后来被称为“钱学森密码”,其中蕴含了激光陀螺仪的核心理论。而破解这“密码”的过程,无异于让一个从未见过火箭的人设计火箭,但高伯龙却凭借他强大的数理基础和不懈的努力,开始了这项伟大的事业。 高伯龙接手后,首先通过大量的理论计算,反推出激光陀螺的关键原理。仅仅用时18个月,他就突破了钱学森所留下的理论障碍,掌握了激光陀螺仪的基本结构,并写成了一本详细的《环形激光讲义》。这本书,成为了中国激光陀螺理论的奠基之作。 然而,掌握理论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现实。激光陀螺仪的研制需要极高的精密度和工艺技术,而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和资源严重不足。 实验室简陋到难以想象——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实验人员住在破旧的食堂旁边的小房间里,实验设备则是废旧材料改造而成。尽管条件恶劣,但高伯龙的团队并没有退缩。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常常让他瘦得脱不了衣服,但他总是笑着对妻子说:“现在不抓紧,啥时能赶得上?” 最初的样机研制并不顺利,1993年,四频差动激光陀螺仪样机第一次鉴定时出现了问题,这让一些人质疑这一项目的可行性。 面对质疑,高伯龙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改进方案。仅仅一年后,改进后的样机再次通过了检测,这一次,它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 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美国的激光陀螺研究走在前列,已经研制成功了二频抖动陀螺仪。这项技术应用于美国的导弹,使其具备了高度的精确性。因此,国内的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应当选择研制二频陀螺仪。高伯龙有着自己的见解。 他敏锐地意识到,二频虽然相对成熟,但其技术瓶颈和应用范围有限。要想实现真正的突破,中国必须走出自己的路。 于是,他大胆提出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仪的方案。这一决定受到了众多质疑,因为当时连美国也没有走上四频技术的道路。 面对质疑,高伯龙依旧坚定,他用扎实的理论计算和对技术的精准洞察,最终带领团队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199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成功掌握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仪技术,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独立研制激光陀螺仪的国家。 这一成就不仅为中国的导弹技术提供了保障,还让中国在这一领域逐渐走向世界前沿。 2017年,高伯龙因病住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没有停止工作。躺在病床上的他,时常用手机编辑短信,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给科研院的同事。 他说:“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能多干一天是一天。”12月,高伯龙在长沙逝世,享年89岁。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的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后来的一代代科研工作者。 高伯龙的人生是一段光辉的“科研长征”,他的每一个脚步都走得坚定且踏实。身穿五块钱的背心,他做的却是价值几亿的研究。 他没有享受荣华富贵,没有被功名利禄所吸引,而是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科研事业。他用生命书写了一曲强军之光的赞歌,为中国的导弹技术、为国防事业铺就了光辉的道路。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