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校长从大山里送出了2000多名女高中生,其中却没有一个考上清华或北大的。

史面的楚歌 2024-10-06 13:27:54

张桂梅校长从大山里送出了2000多名女高中生, 其中却没有一个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因此,某财经大v嘲笑张桂梅教的孩子只会死读书,考不进最高学府! “华坪女高至今没有一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这句话像一枚深水炸弹,在互联网上炸开了锅。某财经大V以此为由,公开质疑张桂梅和她的华坪女高,甚至将那些刻苦学习的山区女孩贬低为“小镇做题家”、“垫底学霸”,认为她们只会机械刷题,毫无前途可言。 一时间,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讨论甚嚣尘上。张桂梅和她的华坪女高,究竟是为山区女孩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还是把她们困在了“自我感动”的牢笼里? 华坪女高,这所坐落于云南偏远山区的免费女子高中,自2008年建校以来,就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 这里的孩子,大多来自周围的高寒山区,家庭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能上学的女孩更是少之又少。 为了改变山区女孩的命运,张桂梅四处奔走,筹集资金,最终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建起了这所充满希望的学校。 然而,华坪女高的创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是免费上学,所以张桂梅每年寒暑假都会到城里,逢人便拿出自己获得的各种奖状和证件,请求捐款。 在华坪民族中学任教期间,张桂梅亲眼目睹了许多女孩因为贫困或重男轻女等原因辍学,早早嫁为人妇,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张桂梅不忍心看到这些女孩的人生就这样被禁锢,她决心尽自己所能,为她们点亮一盏灯,让她们有机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为了帮助学生们赶上进度,张桂梅和其他老师们只能一遍遍地讲解,不厌其烦地辅导。学生们也格外刻苦,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早读,深夜还在走廊的灯光下奋笔疾书。 此外,华坪女高坚持不按照成绩分班,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课堂上,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张桂梅希望这些女孩不仅能考上大学,更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张桂梅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华坪女高的升学率逐年提高。很多毕业生考上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像张桂梅一样,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有一些学生考上了医学院校,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然而,在某些人眼中,华坪女高的教育模式过于“功利”,他们认为,这些女孩只是为了考上大学而读书,缺乏真正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们用“小镇做题家”这样的标签来贬低这些努力拼搏的孩子,认为她们即使考上了大学,也无法成为社会精英,最终还是会被社会淘汰。 这些“精英主义者”的观点,无疑是狭隘而片面的。他们只看到了华坪女高“没有清北生”的表面,却看不到这背后,张桂梅校长和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看不到这些女孩们为了改变命运的艰辛努力,更看不到华坪女高为山区教育带来的希望和改变。 对于那些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女孩来说,读书也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改变命运最公平、最有效的方式。华坪女高为她们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让她们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即使她们最终没有成为社会精英,但她们的人生,已经因为知识而发生了改变。 更重要的是,华坪女高不仅教会了这些女孩知识,更教会了她们如何做人。张桂梅常说:“我要我的学生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大山,建设家乡。”她希望这些女孩能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华坪女高的价值,远远超越了“清北率”这样的数字。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真谛,看到了知识的力量,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