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知青于文娟返城,恋人跟着列车狂奔,她擦干眼泪,大喊道:“别追了,我们

鸿史观 2024-10-06 19:47:21

1977年,知青于文娟返城,恋人跟着列车狂奔,她擦干眼泪,大喊道:“别追了,我们不会再见面!”谁知,于文娟到家后没多久,母亲却大喊说:“你给我出去,以后不许进家门。”

“你肚子里是谁的孩子,未婚先孕对于未出阁的女子来说,是多么伤风败俗,你不知道吗?”父母对着于文娟没好气的说道。

在他们看来,女儿的这一做法,不仅断送了她自己的幸福,同时也让他们于家的颜面扫地了。于文娟虽然对此无法辩驳,但她的内心同样备受煎熬,一面是她和王胜利爱的结晶,一面是父母直言将其“打掉”的威胁。

最后,她痛定思痛,决定回王楼大队,继续和王胜利的爱情。

其实,在当年的知青下乡中,不少知青在来到当地之后,在和当地青年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日久生情,而有些人则因为迟早要返城的原因,便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但另外一些人则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亦或说得过且过,便选择了及时行乐,于文娟便属于后者。

当返城的号角吹响时,她的内心尽管充满挣扎,但一想到城乡的这种差距,以及往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于文娟还是犹豫了。

也可以说是害怕,毕竟,城市和农村相比,在各个方面,似乎都要更加便利,因此,在这种恐惧心理的加持下,她选择了逃跑。

而当她发觉自己怀孕时,是在自己返城后,此刻,她选择了和家里人摊牌,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家人的不理解和言语威胁。

在此以后,她更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哪怕父母会因此和她断绝关系。她知道,这件事在家里就像是导火索一样,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心平气和地与他们进行沟通。

于是,这次,她留下了一封诀别信,如若说,当初的逃跑是因为犹豫和不安,那么这次回去,她的心中便已经有了答案。

在回去的路上,她的脑海里回忆着和王胜利之前的点点滴滴,当初她刚来这里的时候,显然也被这里的环境吓了一跳。

当时的她,无人可依,一切全凭着和当地村民的有样学样,一切从零开始,甚至连和自己说体己话的身边人也没有。

这让她自己有苦,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咽,直至后来,王胜利闯入了她的生活中,原本枯燥无味的生活,才有了一丝光亮。

王胜利的憨厚、老实,让她情不自禁,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二人在此期间,也不知不觉,建立了感情。

他们一起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也给了于文娟孤独的内心一丝慰藉。王胜利自知自己是农村人,配不上大城市来的于文娟,但越是克制,这份感情却愈发浓烈,后来,他便任其肆意发展了。

只不过,他始终都没有勇气,轻易说出“我爱你”那三个字,因为他害怕,如若一旦将窗户纸捅破,两人或许连朋友也做不成。

不过,转机出现在返城的前夜,或许是因为此后再也见不到的恐慌,或许是为了给两人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感情一个交代,那一夜,他们抛却了任何外在的因素,眼中只有彼此。

不过,黎明来临之际,于文娟却成为了那个先逃跑的人。

想来,如若不是这一夜,如若不是后来于文娟有了孩子,他们大概率就是彼此这一生中的过客了。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孩子的到来,才让于文娟明白,真爱是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的。它来的毫无理由,却又让人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

于是,这次,她义无反顾,再次选择了自己曾经的感情。父母在看到她的诀别信以后,也由一开始的不理解渐渐地转为了支持。

当王胜利再次和于文娟重逢时,他将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压抑的感情,全都倾泻而出,他们相拥在一起,诉说着对彼此的思念。

接下来,两人便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不久,诞下了一个健康又可爱的儿子。从此,一家人过着简单而又幸福美满的生活。

0 阅读: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