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笔记: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汉纪孝武皇帝元光2年前13...

土人爱观地理 2024-10-07 01:10:01
资治通鉴笔记: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 汉纪 孝武皇帝 元光2年 前133年 武帝迁怒王恢。王恢辩解说:“一开始是约定匈奴进入马邑城后,朝廷军队和匈奴军队打起来,而我再打他们的辎重,可以得到利益。现在单于没有到马邑就折返了,我用三万人攻击寡不敌众,只能自找侮辱。本来就知道回来要被斩首,但是陛下的三万士兵我完整的回来了。” 于是汉武帝命令廷尉调查王恢。廷尉判决说:“王恢徘徊观望,当斩。”王恢以千金贿赂丞相田蚡求情,田蚡不敢跟汉武帝直说,而对太后说道:“王恢首先提倡马邑之谋,现在不成功而杀王恢,亲者痛仇者快。” 汉武帝朝见太后,太后把田蚡的话告诉皇上。皇上说:“最先提出马邑之谋的是王恢,所以我为了实现他的提议,征发天下兵马几十万。而且即使抓不到单于主力,只要王恢的军队攻击他们的辎重,仍然可以得到战果,此安慰士大夫的心。如今不杀王恢,无法向天下人交代。”王恢听说后,谢罪自杀了。 马邑之战,汉武帝集结了30万大军,消耗的是巨大的国力,一无所获,需要有人对此事负责。这件事王恢是首倡者,也是最有机会取得战果的参与者,如果稍微取得一些战果,汉武帝面子上也挂得住些,王恢可能也就不用死。赏罚不明,是组织走向败亡的原因之一。王恢谋划不密,就必须为汉武帝承担责任,自领其分。 王恢辩解也不是没有道理,进则可能寡不敌众,退则可以全师。可全师而退不是汉武帝最想要的。汉武帝最想要的结果是战果,哪怕是再小的战果,都意味着胜利。王恢的死,还是王恢能力不够,志大才疏,还不知道领导想要的是什么。 当领导的,都是以结果为导向处理问题,领导关心的,是交代给你的任务,你有没有完成,完成到了什么程度,而不是坐在那里听下属抱怨遇到了多少困难,所以没法完成既定任务。作为领导者,结果和过程完全可以分开来评判,是否达成结果有一套赏罚体系,过程是否合规,又可以有一套赏罚体系。很多事做起来就是要打破规矩,困难一直存在,循规蹈矩往往做不成事。 如果给不到领导想要的结果,手段再合乎规矩也没有用;如果手段不符合规矩,却可以给到领导想要的结果,这种人是领导最喜欢的,往往升官特别快,因为不合规矩的手段可以是领导掌控下属的把柄,不怕下属反水,必要时还可以让他背锅。对于下属来说,结果重要,过程也重要,一次违规实现结果的的过程,往往有可能让之前所有的结果清零,这就是做事的人想上位的难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