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年前太湖平原大灾难造成先民大逃亡! 太湖流域的人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伏義时代。 神话《山海经.海内东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在吴西。” 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必犠。蛇身人首,有圣德。”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 这两个神话传说(没有文字的年代)和两个历史文献的记述都提到雷泽,但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着历史的真实:这个吴西的雷泽就是太湖,雷泽之人即是太湖边上的先民,这里的先民对舜的到来都让居,有圣德。 太湖流域的古代,根据考古遗址搜集到的考古遗物的差别,特别按碳C14的科学捡测年代分期,叶文宪教授在《吴国历史与吴文化探秘》中的划分为: 距今7000—5500年是马家浜文化期; 距今5500—5000年是崧泽文化期; 距今5000—4000年是良渚文化期; 距今4000—3500年文化断层期; 距今3500—3000年是马桥文化期; 距今3000年左右进入于越文化期。 泰伯奔吴距今3200年左右,是商末周初年代,相当于在马桥文化前期或太湖平原文化断层后期。 距今4581年前后,全球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太湖平原上出现严重的灾害期,强风暴雨侵袭、大雨倾盆不断,科学家根据浙东海岸边残留跡分析,海平面上升了1米到1.5米,海水逆江倒灌,大洪水冲击在低洼的太湖、浙东平原上,太湖平原上两个大湖己连成一片。 可以想像出,太湖和芙蓉湖连成一片后,现在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上海和浙东地区,这些地方当时都在水中,出现大范围水涝,先民们放弃家园四处奔逃,死亡人数也无从考查,太湖平原上的人口立刻大量减少。 这就是神话传说的大禹治水的年代,是自然灾害集中爆发的时期,当今研究自然史的学者们称为“夏禹宇宙期”,先民们或死或逃,太湖流域原来蓬蓬勃勃发展了千年的良诸文化消失得无影无踪;太湖平原上没有了先民的活动,现代考古也找不到他们的遗址遗物。 春秋时期,孔子的《尚书.禹贡九州》的扬州篇中讲到太湖平原上后来的景况:“……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 其文意为:商末周初年代里,太湖洪水已通过三讧流入大海,先民们可以安定居住下来;虽然土地潮湿泥泞,野草树木生长还好;因为稻谷收成不高,纳税可按第七等级收取,收入好的也可按第六等级。 在大灾害结束后,约距今3500年左右时代,太湖平原上人口再次逐渐回迁进来,按现代话说,先民们也只能再重建家园了,所以当时的先民是比较少的。 当泰伯、仲雍耒到太湖平原时,带领先民们兴修水渠、开凿多条人工运河,受到先民们的爱戴,得到千户人家拥护而建立起了勾吴国也是很自然之事了。 当我们追溯太湖平原文明史时,不能仅从泰伯奔吴开始,在多灾多难的文化断层期之前,太原平原已有更早的3000多年的辉煌文明史,就是考古专家们划分的马家浜文化期、崧泽文化期和良诸文化期。 如从浙江发现的万年碳化稻谷鉴定看,文明史还可从距今7000年再向上推3000年,但万年稻谷到现在发现仅此一例。 但距今4000年以上到7000年的3000年中,太湖平原上的先民们留下的遗址遗物非常丰富,特别是稻作文明的遗址遗物更多: 例如宜兴骆驼墩遗址中发现有前7000年的2000余粒炭化稻; 从良诸莫角山遗址的池特粮仓挖掘出约200吨炭化稻米,这个数量之大可称世界之最; 从崧泽挖掘出的距今6000年的梗稻、秈稻种子; 余杭良渚遗址挖掘出稻田、碳化稻谷、耕田石犁、割稻石镰刀等。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挖掘出的稻作文明遗址有200余处,从数量上看长江中下游最多,而且下游的稻作文明遗址集中在太湖平原上;再从时间看,散布在祖国神州大地上的稻作文明时间起点都比太湖平原上的晚。 可以想像太湖平原的古代先民披着兽皮禦寒、穿着稻杆编结的蓑衣避雨,从打鱼猎兽为食转化到食米为主饱腹,从选种培育水稻起到成为人们主食稻粮,计算下来,代代先民们足足化了6000到7000年时间;太湖平原上的古代先民为创造稻作文明何等辛苦?先民的功绩将与日月同辉留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