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辍学原因。 昨天下午在一好友家“三打哈”,其中一个姓欧阳的牌友搭我便车回县城。 两人在闲谈中得知他是屈子祠中学的学生。 那是1983年,我在屈子祠中学当老师,教26班语文,当班主任。欧阳同学在27班就读。 虽然时间过去了40多年,那段老师时光还历历在目。 那时候高考刚恢复不久,学习氛围正浓,不论是家长送读热忱,还是学生学习热忱都空前髙涨,毕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农村孩子都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屈子祠中学也许是沾了屈子寺文化氛围感的光,家长送读热忱十分高涨。 那时候虽然没有普及九年制业务教育,但进了初中几乎没有学生辍学。 但欧阳同学的辍学原因更是令我感觉到了奇皅。 他当时在27班,27班是一位姓胡的老师当班主任。 欧阳说他之所以辍学是因为胡老师要他当班长。 我记得那时候有学生辍学,原因也十分复杂,有家庭突生变故的、有学习成绩不好的、有家庭经济困难的、有重男轻女的。但不管什么原因,老师都会上门家访,做好工作,不让学生流失。 这位欧阳同学的辍学原因确实令人惊讶! 他回忆当时,胡老师在教室里宣布要他当班长,他不愿意,胡老师认为学生驳了老师的面子,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捏脸训斥,于是他就睹气辕学了。当时的校长都上过他家的门,仍然没有做好工作。 从他叙述中我知道他说的是实情。 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还在继续? 如果是还在继续,那么,现在在教师队伍中倡导“教育家”精神就非常必要。 从欧阳“三打哈”的水平来看,他绝对是个聪明的人,当时的学习成绩肯定可以,要不然,老师不会要他当班长。 只可惜老师工作冒到家,放弃了一个可以成材者。 所渭“教育家”精神,除了“灵魂工程师”,“蜡烛”,等等内涵还有必要把“伯乐”也算进去。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