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饭时分心不断,妈妈耐心告急!如何打造“饭霸”宝宝?

宛爸育儿日记 2024-07-13 13:17:05

前些天我看到一段妈妈和一个2岁的宝宝一同吃饭的视频,短短两分钟的视频过于感同身受真的快要让人“心梗”了。

视频开始妈妈刚吃了一口饭,旁边正准备开始干饭的宝宝发现自己的餐具不全,让妈妈帮忙拿“盖子”和“剪刀”。妈妈把餐具拿来后宝宝低头又发现妈妈把菜放在米饭碗里,宝宝瞬间就要崩溃了,妈妈起身又给宝宝换了一碗新的米饭,同时吐槽自己“比高峰期的服务员还忙”。

妈妈转身时看到宝宝眼皮上粘了饭粒,顺手拿掉,宝宝马上说妈妈弄疼了,哭起来。

这时妈妈的耐心度几乎快要降到零了,语气也越来越差。同时催促宝宝“快点吃,不吃我就收走了”。

虽然妈妈的语气非常不好,但宝宝似乎并不在意,继续问妈妈“我的筷子呢?要用筷子。”可是妈妈把练习筷拿来后宝宝尝试了几下不好用,还是继续用勺子吃辅食。

接着吃了没几口,宝宝感觉脚上不舒服于是开始抠脚,原来是脚趾缝里夹了一根猫毛。妈妈终于帮忙把猫毛弄掉后宝宝又说腿痒痒,妈妈又帮忙挠痒。

最终在宝宝离开餐桌喂猫吃完零食后终于安稳地坐在餐桌旁开始大口吃饭。

这段视频的评论区也是各种声音都有

表示理解和认同的:

表示家有同款娃不知道如何应对的:

还有出谋划策的:

大概是这段视频引起了太多妈妈的共鸣,评论很快就5000多条了。

其实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说,视频中的妈妈只要关注几个宝宝吃辅食时的细节问题,就能收获一个吃饭时专注力满分的“饭霸”宝宝。

如果你也有一个这样喜欢在吃饭时说话的宝宝,今天的内容一定要看完哟。

吃饭的时间安排

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在开始吃饭时,宝宝的微表情并没有显示出“开饭啦”这样的喜悦,也没有马上就拿起餐具吃饭。这些表情和动作其实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我不饿”。只是习惯了家庭开饭的时间,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旁罢了。

这时如果让孩子吃饭,宝宝不饿没什么食欲,自然不会专心吃饭。

这就是孩子的三餐节奏和大人不同步造成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1、作息不规律

有的家长希望宝宝跟随自己的时间安排来活动,或者希望孩子睡觉多一点,自己的空闲时间就多,又或者经常心血来潮安排外出活动,在宝宝原本要睡觉的时间外出活动。孩子在该起床吃饭喝奶的时间在睡觉,在本该入睡的时间在户外活动,作息乱了无法保证规律,就容易出现和大人的时间安排冲突的情况,例如全家开饭了,可是宝宝刚喝完奶不怎么饿,再比如吃饭时间晚孩子饿了,家长先给一些水果或奶、零食“垫一垫”,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在正餐时的食欲。

2、三餐时间不固定

这在辅食添加阶段比较常见。有的家长因为工作时间的关系,无法保证每天在固定时间给宝宝吃辅食,还有的家长做辅食的时间有时长有时短,不能准时开饭。有时带宝宝外户外玩嗨了宝宝不愿回家,也会推迟正餐的时间。

三餐时间不固定,也容易出现上面提到的开饭时要么孩子早就饿了被家长用零食或水果先喂饱了,要么是两餐间隔太短孩子还不饿又要吃下一餐了。

3、奶和辅食安排不合理

有的家长习惯在饭前或者饭后给宝宝喝奶,或者早上起床后先让宝宝喝点奶,家长随后做辅食,奶和辅食的间隔时间太短。

这样的安排会容易让宝宝在吃正餐时要么奶喝饱了还不饿,食欲差,要么正餐略微吃一点等着餐后喝奶。

自主进餐到底让孩子多“自主”?

即使没看过这段视频,通过开篇我文字的描述,相信家长也仿佛看到这位妈妈在和宝宝一起吃饭时一会儿一起身帮宝宝拿餐具、重新盛米饭、擦脸、检查脚趾等忙碌的身影。

正如一条评论所说:

这位妈妈只是没有注意宝宝添加辅食过程中从宝宝自己吃辅食到与全家合餐过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1、吃饭场景和生活场景没有区分

有的家长可能不理解,什么叫“吃饭场景和生活场景没区分”?

通俗点儿说就是宝宝不太理解“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儿”。

梳理一下这位妈妈在宝宝吃饭整个过程中的活动有这样几项:两次换餐具、重新盛米饭、拿掉粘在宝宝脸上的饭粒、帮宝宝检查脚趾上的猫毛、宝宝喂猫、宝宝吃饭。

拿掉粘在宝宝脸上的饭粒和宝宝感觉脚上有东西这两个属于“突发事件”,

两次“换餐具”,宝宝在开饭时发现妈妈没有拿自己吃饭时的“盖子”和“剪刀”,以及途中要求使用“筷子”,这两次换餐具其实都属于餐前准备工作。

“宝宝喂猫咪吃零食”就明显不属于吃饭时该干的事儿,和宠物互动应该另外安排时间。

如果你对宝宝开始吃辅食前要做什么还不清楚,下面这一篇文章一定要看看

除了这位妈妈让宝宝在吃饭中间去喂宠物之外,平常非常常见的家长用玩具哄宝宝吃饭,让宝宝在吃饭时看动画片也是同样的问题,都是在吃饭时安排了游戏场景,在孩子的眼中,吃饭时间变成了游戏时间,宝宝很快就会从“吃饭时玩玩具”转变成“玩玩具时顺便吃几口饭”。

两次换餐具固然是有宝宝处在2岁这个特殊的阶段,对秩序、规则特别敏感,吃饭时餐具必须齐备,另外我们也提示家长,正在练习使用筷子的宝宝吃饭时,家长依然要同时提供辅食勺,让宝宝自己来决定自己是使用筷子还是勺子。

如果视频中这位妈妈能够提前在餐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在宝宝要求喂宠物吃零食时能坚持原则的话,就会少很烦恼。

2、宝宝吃饭时弄脏了自己,要帮忙收拾吗?

这段视频中宝宝吃饭时有一粒米粘在的眼皮上,妈妈看到就顺手捏下来,可是没想到宝宝马上大哭说妈妈弄疼自己了。

有的评论说“孩子明显是没事儿找事儿,打一顿就好了”,还有的说“一粒米,就不能让孩子自己弄掉吗?”

我想很多家长可能也有类似的疑问,宝宝自己吃饭时容易弄得非常脏乱,有时满头满脸都是食物,家长就看着什么都不管吗?

这里我们分享一个原则:

只要不影响宝宝吃饭,就没必要主动帮助宝宝清理身上、脸上的脏物。

怎么理解呢?

如果是眼睛、鼻孔周围粘上了食物残渣,有可能被宝宝揉到眼睛里或者吸入鼻子出现安全风险,家长要及时帮忙清洁。

除此以外的食物残渣或脏物,如果宝宝感觉到不舒服会自己去处理,如果宝宝没有尝试用手捏掉,那么就是不影响他吃饭,家长可以等结束就餐后统一清洁。

很多时候是家长感觉脏,所以才不停地擦,家长每一次擦拭桌面或帮助宝宝清洁身上的食物残渣,都是一次打断宝宝进餐时注意力的行为。

另外,如果孩子大了,比如嘴角粘有米粒,家长可以通过语言提醒,让孩子学着自己处理,而不必家长事事代劳。

3、自主进餐是只要宝宝自己把食物送进嘴里吗?

这是目前几乎被所有家长忽视的一个细节。宝宝自主进餐,“自主”的范围是什么?很多家长对此理解的是宝宝只需要自己能用餐具舀取食物,送进嘴里,自己吃完一顿饭就可以了。

于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能看到下面这些场景:

场景一:家长让宝宝自主进餐,看到宝宝啃鸡腿不熟练,于是帮忙把鸡腿肉撕下来让宝宝吃

场景二:家长锻炼宝宝自主进餐,但是看到宝宝吃得速度很慢,自己受不了了于是拿起勺子“咣咣咣”把剩下的饭喂完了。

场景三:家长让宝宝自主进餐,看到宝宝使用辅食勺不熟练,舀取食物洒落得比较多,于是用手控制宝宝的手使用勺子舀取食物。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上面三个场景根本不属于让宝宝自主进餐的范畴,但家长只关注到“孩子能不能自己用餐具吃饭”这个结果,忽略了孩子“学习自主进餐的过程”。

宝宝自己在尝试吃鸡腿,体验用牙齿咬断、撕裂、咀嚼食物的过程,家长的干预打断了孩子学习和体验的过程。

宝宝在尝试自己使用勺子吃饭,家长受不了孩子吃得太慢于是直接喂饭喂饱宝宝,宝宝尝试自主进餐的练习时间被大大减少了。

而家长看到宝宝使用勺子不熟练,用手控制宝宝的手去舀取食物,则直接改变了孩子使用餐具时发力的角度、大小,影响孩子使用餐具时的判断,更容易让宝宝产生抵触心理。

添加辅食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宝宝尝试不同质地、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让宝宝不断学习处理食物的各类技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

因此自主进餐并非是只要用勺子把食物送进嘴里这么简单,而是让宝宝能自己应对餐桌上发生的一切,包括食物掉落了怎么办、食物太大块怎么处理、带骨头的肉类怎么吃等等。

像视频中出现的宝宝看到米饭上已经被妈妈放了一块鸡蛋瞬间情绪崩溃的情形,评论区有家长表示家有同款娃,菜和米饭决不能混合在一起。孩子这种看似无理取闹的要求出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家长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处理这种混合的食物。视频中宝宝因为米饭上有一块鸡蛋就哭闹不止,妈妈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又重新盛了一碗米饭。这种行为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如果米饭里混合了其他的菜品,直接换一碗饭就可以了”。在这样不断的重复中孩子学习到如何处理米饭上自己不想要的食物的方法就是——要求换一碗饭。

在宝宝吃饭的过程中家长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代入,替孩子感觉到饿,替孩子感觉到脏,替孩子感觉到不方便这些想法促使家长干预孩子吃饭的过程,依旧是在一次又一次打断孩子吃饭时的专注力。同时这种干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语言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孩子为什么吃饭时一会儿要干这,一会儿要干那,不断有新的需求希望家长去满足?

原因就在于家长是真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吃,还是心里有一根标尺,看着孩子自己吃饭的同时不断用这个尺子去比较孩子吃得好不好,吃得对不对,吃得快不快。

所以如果家有同款娃,吃饭时有各种小动作或不断地对家长提出各种要求,家长不妨对照上面的内容观察和分析自己在孩子自主进餐的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互动,及时纠正就可以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