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我的手机不停地跳出几笔转账通知,三五百,七八百的都有,附言上写着一个熟悉

慧慧谈故事 2024-10-07 13:13:47

那些天,我的手机不停地跳出几笔转账通知,三五百,七八百的都有,附言上写着一个熟悉的名字——张倩。说实话,我有些茫然,张倩已经去世了,我忍不住问对方是谁,可始终没有人回应。我试着把钱退回去,没想到很快又被转了回来,像是一种执拗的坚持。 直到前几天,当年为了帮张倩治病,我借给她的23000元。这笔钱,九年过去了,居然一点不差地还清了,甚至还多给了我3000元。 我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几年一直是张倩的父母在替她慢慢还债。两位年迈的老人,一有余钱,便替女儿就还这个人点,那个人点,好让别人知道有人在还这些钱。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2015年,同学张倩不幸被诊断出尿毒症,医生说,治疗至少需要三四十万。可在这个艰难时刻,她的丈夫选择了离开,留下她独自面对天价的治疗费。她无奈之下在同学群里发起了募捐,我和大家都尽力帮忙。 住院期间,我和几个同学曾去探望过她。她提到后续治疗时,轻声说钱已经不够了,还差八万。我们几个人对视一眼,心里酸楚,却又无能为力。最后,大家凑了八万块,张倩坚持写下借条,说等病好了,必定还清。 回来的路上,我们几个无限感慨,都说,这钱给了也就给了,她这身体,就算看好,也干不了啥重活了,能把她的日子过好就不错了,都别指望还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虽然那时收入不高,但咬咬牙,还是拿出了自己辛苦攒下的23000元。毕竟,学生时代我们关系很好,我实在无法在她陷入绝境时袖手旁观。 可天不遂人愿,命运并未顾这位可怜的女人,手肾移植手术后发生了严重排异反应,最终夺走了她的生命。 她的葬礼上,我亲眼看到她那年幼的女儿站在一旁,懵懂地看着世界,丝毫不知晓妈妈已经永远离开了。张倩的父母仿佛在一夜之间苍老了几十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撕扯着每个人的心,整个场面沉重得令人窒息。 回来后,不知怎么翻到了同学写的借条,认真看了又看,狠狠心把借条给撕了,我告诉自己,债已了,人已走,余下的只能当作一段记忆封存,再也别想了。 可九年后,这笔钱竟然全还了。于是,我又联系了几位同学,大家都惊讶地发现,我们的借款也陆续被还清。有个与张倩关系更好的同学告诉我们,张倩临终前曾嘱咐父母,无论如何都要还清这些债务。 张倩没有食言,她的父母替她完成了这个承诺。那位同学还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张倩在病床上写的纸片,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在手术后勉力写下的,每一笔借款都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想象着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为了偿还这些债务,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才一点一点地积攒下这些钱。 我们一致决定,亲自去探望张倩的父母。一路辗转,先是火车,然后转汽车,最后徒步走了好久,才终于找到了山沟里的她家。那里偏僻而贫瘠,而家里几乎没有任何电器。 当张倩的母亲知道我们是女儿的同学时,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急忙张罗着要为我们做饭。她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张倩生前的点点滴滴,仿佛这是她心里唯一的寄托。 从他们口中,我们得知,张倩的父亲为了还债,早早外出打工,吃了很多苦,还曾在工地上被砸断了腿。可即便如此,他们从未放弃,因为他们知道,这笔钱不仅仅是债务,还是他们对女儿的承诺,是对她生命的一份延续。 在我们离开时,最要好的同学忽然接到了张倩母亲的电话,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孩子,你们怎么把那么多钱落在我家了?” 同学轻声笑着说:“阿姨,那就是你们的钱,张倩的早已经还清了。” 是啊,我们在离开时,默契地将带来的钱全都留了下来,算是替张倩尽最后一份孝心。没有商量,但每个人都带了许多现金,甚至比他们还给我们的还要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张倩——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她依然被我们记得,永远不会被遗忘。 在天之灵,愿你安息。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