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往事之前去看了《志愿军2存亡之战》,其中战士们打坦克的片段勾起了回忆,所以就

千斩刀 2024-10-08 01:06:57

陆军往事

之前去看了《志愿军2存亡之战》,其中战士们打坦克的片段勾起了回忆,所以就插播一篇陆军有关的吧。

某年某月,朱日和。当时因为没有任何“红军”部队驻训,所以有幸看到蓝军旅作为战备部队的另一面——地处北大门的该旅属于双重任务部队,同时还肩负镇守边关重任,虽然现在早已不是北面压力山大的那个年代了。

部队安排了一场班排攻防演练,地点就在著名的伪“总统府”前面,设定为一个装甲步兵排进攻一个加强班驻守的“凯达格兰大道”前沿据点。

当3辆89式装甲车隆隆开到眼前时,明显感觉到地面在震动,履带转动以及摩擦的声音直刺人心的同时,还让人牙酸。说实话当时脑子还没有任何念头,人已经被扑面而来的压力逼得腿软,下意识就要往后跑。

这种钢铁对肉体的绝对压制,以往在屏幕前是怎么都体会不到的。仅仅只是装甲输送车就对我这种普通人产生了如此的威压,真的不知道当年志愿军是有着怎样的钢铁意志,在面对坦克时不退反进,用手雷、炸药包将它们一辆接一辆摧毁的?

装甲步兵排也就3辆战车,30来号人,但是在进攻时却拉开了极宽的正面,我们除了设置多个机位拍摄,还放飞了无人机俯拍。所以咱们也别老抱怨电影拍出来的总是“人海进攻”了,如果真的按实战效果来拍,可能观众又得投诉怎么场面稀稀拉拉的,一点排山倒海的气势都没有?

步兵排大约在距离敌据点四五百米的距离下车,然后拉开了XX米的散兵线(注:XX并不代表两位数),全都是三人一组,每个组以箭头队形交替掩护跃进。这个排的战斗组分为机枪组、火箭筒组以及突击组等等。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战士们行动迅速,战术动作娴熟,战斗组内3人互相之间的小配合,每个战斗组之间的大配合均行云流水。但是在演练结束后,带队的副连长还是很严肃地批评他们动作太慢,表示如果是实战的话,可能要付出伤亡约1/3甚至更多一些的代价才能拿下伪“总统府”前的第一个敌据点。

我后来找到这位副连长问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他说因为步兵排没有在下车发起冲击的第一时间发现,防守的加强班有一个狙击手小组。而这也确实是最近(对当时来说)才开始加入攻防演练的新内容。

之后还有一件事让人印象深刻:蓝军旅一位干事带我们看了“凯达格兰大道”附近的一处“战场”,是按照真实场景还原的高速公路出口(带匝道)。干事说就在这个出口处,来参加演习的一支“红军”部队遭遇了重创,大半个连的坦克全部被“击毁”。

“这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战术打痛‘红军’。当时那个部队的指挥员没想到我们的反装甲分队会前出得这么远,而在遭遇突袭后又没能在最短时间内调整部署,所以……”干事补充说明了一下。

不过这事距离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大家看那些年的央视报道也知道红蓝双方战绩是怎样的。“从这里走向战场”这7个字,确实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未完待续)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