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营教导员转业至县委统战部,后调任宗教局,我们都不解他的行为。三十年后的

老刘的回忆 2024-10-08 23:05:35

1990年营教导员转业至县委统战部,后调任宗教局,我们都不解他的行为。三十年后的一次聚会中,他吐露了真相,让我们艳羡不已! 军官转业就是第二次择业,关系到下半辈子的幸福,理应慎之又慎。 我是1985年底退伍的老兵,当时我们营部的副教导员姓张,和我是同一个县的老乡。 我当兵4年,虽然和张副教导员见面次数不多,但每次遇到时,他非常热情,总是主动散烟,还一起吃过几次饭。 我本来想在部队谋求转志愿兵的,而且以我当时的表现,是有很大概率的。 但遇到了史无前例的百万大裁军,我的军旅生涯也就这样结束了。 当时因为许多老兵情绪很大,为了避免出岔子,营部的各位领导都纷纷下连队,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 张副教导员来到我们连队,在他的耐心劝导下,大家也都接受了上级的安排。 私底下张教导员找我谈话,让我不要灰心丧气,回家后遇到困难了,一定要找他。 当时我也就听了听,觉得他说的是客套话。 可接下来的一件事,却让我感念至今。 1986年我去城里找工作,恰好遇到了回家探亲的张副教导员。当他得知我的境遇后,埋怨我怎么不给他写信。 在他的介绍下,我进了县里的一家企业当保卫,虽然没有编制,但也算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只不过我在这家厂也没干太长时间,只是三年时间,这家厂就濒临倒闭,我自然是率先被优化掉的一批人。 我也没有再去找张副教导员,毕竟人家已经帮了我一次,我也不能没有分寸,一次次去求人家。 1990年春节后,我跟着同村几个战友去了广东打工。 我们一直在建筑工地上干活,一开始是卖力气当苦力,后来我拜了师傅跟着学了木工,成了个手艺人。 虽然挣的还是辛苦钱,但不管是收益还是发展前景,比起刚开始当小工可强太多了。 因为一直在外边跑,渐渐地我也和战友们断联了。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联系上了一个曾经的战友。大家聊天期间,我意外得知张副教导员在1990年教导员任上转业,进了县里的统战部。 在80年代时,那时候军官转业优先选择的是效益好的企业。在当时,企业收入高一大截,而且还有丰厚的福利,许多人削尖脑袋都想进企业。 不过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此时明眼人都能看出,许多国企已经日薄西山了,又开始纷纷进入之前看不上的体制内。 虽然收入还是不是特别让人满意,但这边稳定啊! 我有些不解,不是说军官转业优先选择公检法的吗?特别是公安队伍,接收了大量的军转干部。 如果没有专业技术的军转干部,进公安队伍,也勉强算“专业对口”了。 这件事就成了一个谜团,后来因为到处辗转,我也就没再放在心上了。 2020年,老家举办了一次战友聚会,并邀请到了多年未见的张教导员。 此时他早已退休,在家过起了含饴弄孙的生活。他的身体状态保持得很好,精神也很矍铄,在台上还带领大家一起唱军歌,完全不像接近七十岁的人。 会后大家一起闲聊,我先是向他感谢了当年的举荐之恩,然后表达了多年未能联系他的歉意。 张教导员还是和过去一样随和,他摆摆手说道,大家都忙于生活,四处奔波,他理解。 然后我们都很不解,为何他当时转业时会选择进入统战部,后来进宗教管理局呢? 张教导员说,当时他进入统战部纯属机缘巧合。因为公安系统的人员严重饱和,已经无法接收军转干部。 上级找他谈话,让他去统战部。县级的统战部其实就是个清水衙门,主要做一些政策宣讲、协调工作,既不是核心,也不是要害。 张教导员认真考虑后,觉得自己政工口出身,干这个也算对口,于是就欣然接受了。在统战部挂了一个副科长,主管民族、宗教工作。 2001年,县民宗局成立,一开始只是副科级单位。没人想去,于是张教导员跳到民宗局当了一把手。 2005年,单位升格成了正科级,张教导员顺利成了正科。 张教导员最终以正科级别退休,未能再进一步成副处,但享受了副处待遇。 虽然如今张教导员过得不错,但我们还是为他惋惜。他营级干部转业回地方,本就是正科,只不过地方上降级使用,最终虽然成了正科,但几乎是原地踏步。 如果他选择对了单位,凭借他的能力,本不该如此的。 但张教导员看得很开,他说:我们这些军转干部本身文化学历不高,也没有负责地方具体事务的经验,其实像民宗局这样的单位就挺好。 相比较转业到企业中的战友,他已经十分幸运了。 听他讲完里面的门道,我们都恍然大悟。确实,做人最难的就是精准地自我定位。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能力驾驭不了野心是最常见的,往往也会让自己陷入泥沼。 张教导员既能看清自己,又能知足常乐,着实让人羡慕与佩服!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