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毛泽东的战略想在实战中的运用,和他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得不感叹,伟人的思维模式不是我们想学就能学来的,更不是想钻研就能钻研出伟人的思维精䯝的。 就拿解放战争初期,一九四七年二月国民党军在山东发起的“鲁南战役”来说,毛泽东的战略思维那简直就是一次大胆而又惊奇的战略构想,可谓神来之笔。 当时国民党军发动三十多万人马,以总参谋长陈诚在徐州坐镇指挥,以第二绥靖副司令李仙洲,和整编十九军军长欧震分别率两路大军向山东解放区发起了进攻。 为了不受共军用优势兵力围点打援的战术所困挠,国军主攻部队第十九军欧震采用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术,如同巨浪一样一层一层的向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碾压而来。 面对强大的国军的美式武器钢铁洪流,在装备和兵力都不敌国军的情况下,再加上国军改用齐头并进的战术,几乎让刚刚整编到一起的陈毅和粟裕这两个山东野战军正副司令员感到束手无策。 经过商讨争论,最后决定以挤压式的战术来迫使欧震的军队出现阵形破绽。 具体方法是用何以祥为司令员的第三纵队在正面坚决阻击国军的中路部队,而放松侧翼的两路,使其造成两翼突出,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中一路。 这个战法其实还是共军一直采用的战术,但这次却是主动出击,用强有力的兵力人为去创造一个打歼灭战的机会,是属于被动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但是,欧震没有上当,在识破陈粟大军的意图之后,欧震反而停下了部队,等待李仙洲的部队一起并进。 这又导致了后来李仙洲部队全部被歼,李仙洲被俘的结局。 按陈毅和粟裕的想法,就是在一定要保住临沂的前题下想法打乱国军对临沂的进攻。 就在二位司令忙着准备与国军进行一次大决战时,毛泽东的电报终于到了。 而毛泽东在电报中提出的想法,不仅是二位司令没敢想的,也是其他人也不敢想的。 毛泽东在电报中说:“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的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目前敌人策略是诱使我早日出击,将我扭打消耗后再稳固地进占临沂,你们切不可上当。” 显然,毛泽东提醒二位司令,不要忙着怎么想打击敌人,也不要一味只想保住临沂,在必要时可以放弃临沂。 看了毛泽东的电报,陈粟二位司令果断的放弃了原来坚决阻击国军的战术,然后主动的放弃了临沂,和临沂居民来了一次大撤退。 从临沂转移到了一百八十多公里外的莱芜,又给国军的战线延长了近两百公里,更进一步的为诱敌深入创造了条件。 在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陈粟大军创造了一次歼灭国军两个军一个师的光辉战绩。 在这次莱芜战役中,活捉副司令李仙洲,第七三军军长韩浚、副军长李琰、参谋长周剑秋,还有师级国军将领杨明等军官。 这次莱芜战役可以说是以进为退,反退为攻的经典案例,也是毛泽东战略思想在实战运用中的光辉典范。
品读毛泽东的战略想在实战中的运用,和他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得不感叹,伟人的思维模式
晓露残荷角
2024-10-09 11:57:28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