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茅台教父”季克良在采访中说到:“我这几十年,大概喝了两吨茅台酒

洋洋爱说史 2024-10-09 12:09:00

2012年3月,“茅台教父”季克良在采访中说到:“我这几十年,大概喝了两吨茅台酒,每天三顿,早晨1两,中午2两,晚上3两,顿顿不落”。   提起茅台酒,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知名度最高的白酒,茅台一度被称为“国酒”,是不少白酒爱好者的白月光,就连不爱白酒的人,也多少听过它的大名。   让茅台如此出名的“功臣”,便是被称为“茅台教父”的季克良。   季克良,1939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贫困农民家庭,原姓“顾”,为顾家第五个孩子,后因家庭太过贫困,被送到姑姑家,改名为季克良。   虽被父母送人,但季克良并没有受到虐待,反而十分受无子的姑姑喜爱,并在姑姑的支持下,一路读到大学,得到分配进茅台酒厂技术部工作的机会,实现了他命运的改变。   不过,在看似美好的工作下,也有隐患存在,那就是茅台酒厂的经营问题。   此时的茅台酒,并没有现在的名气,也不分什么酱香、醇甜、窖底类型,就是普通的白酒。  因此它的销售并不好,1964年的产量仅有220吨,亏损高达84万元,虽没有破产,可也在破产边缘徘徊。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茅台酒厂的技术部门,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很多人都变得气馁。可与其它员工不同,季克良不仅没有气馁,反而充满了干劲,一心想改变茅台酒厂的现状,并仅用一年时间,就发布了《我们是如何勾兑酒的》的这一篇革命性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季克良不仅把茅台分为了酱香、醇甜、窖底三种香型,将第一次“香型”概念引入白酒行业,以及第一次系统、科学地阐述了科学勾兑酒的理论。   可以说,季克良的这一篇论文,无异于在白酒行业中掀起了一场颠覆性革命。   因此,仅仅几年时间,茅台酒便由亏损变成盈利,季克良也成为茅台酒厂的领导人物,实现了功成名就的梦想。但季克良没有满足眼前小利,反而是继续研发茅台酒,想尽办法提升茅台酒的品质。   为此,季克良先是利用办夜校的机会提升酒厂员工的知识水平,后又每天坚持喝酒,为茅台酒的改善和研发建言献策。   最终,在季克良的不懈努力下,他一共为茅台酒研发了80来种茅台类型,并将茅台酒一步步的推到了国酒地位。而在此期间,季克良喝的茅台酒之多,堪称我国第一人。   就连季克良也在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感叹自己“茅台酒喝得太多了”,并说自己几十年里喝了两吨茅台酒,是标准的“无酒不欢”,吐槽自己陷在了“酒”里。   不过,茅台酒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能实现绝地翻盘,也正是得益于季克良这种执拗、认真的性格,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为茅台酒改良而奋斗的精神。   参考资料 1、 季克良-百科 2、 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称48年为工作喝2吨茅台--海口网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 2024-10-10 07:52

    只能说,这些专家真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