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三学生罗中立创作了一幅油画《父亲》,轰动了整个画坛,国家花了400元将其买下,如今成为了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1980年,在全国青年美展上,一幅名为《父亲》的巨幅油画横空出世,这幅作品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文革”后沉闷的艺术天空。 以其震撼人心的笔触和真实质朴的内容,轰动了整个中国美术界,这幅画的作者,是一位名叫罗中立的年轻人,当时他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四川璧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童年时期,大巴山区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了他艺术启蒙的摇篮。 父亲是一名纺织厂工人,业余时间酷爱绘画,常常带着罗中立和其他村里的孩子们外出写生,在父亲的熏陶下,罗中立很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绘画天赋。 然而,命运的齿轮并非总是朝着理想的方向转动,1968年,原本应该踏入大学校门的罗中立,因为“文革”的影响被分配到了达县钢铁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但是这段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了普通劳动者的艰辛与伟大,也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为许多像罗中立这样渴望知识的年轻人带来了希望,29岁的罗中立,背着画板,摸黑走了十几里山路,成为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最后一名录取的学生。 这个“大龄新生”带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生活的体悟,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在四川美院求学期间,罗中立一直在思考如何创作一幅能够真实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作品。 灵感来自于一次偶然的经历,在重庆沙坪坝,他看到一位老人独自守着公共厕所,等待收集粪肥,这一幕让罗中立想起了自己在大巴山下乡时认识的一位老农——邓开选。 邓开选的形象与那位“守粪老人”在罗中立的脑海中不断交织,最终凝结成了《父亲》的雏形。 罗中立开始了艰苦的创作过程,他一遍遍打量农民的面容,一笔笔勾勒每一道皱纹,力图以最朴素、最真实的面貌再现中国农民的形象。 《父亲》的创作经历了多次修改,第一稿名为《收粪农民》,描绘的是那位在除夕夜仍然守在公厕旁的老人。 第二稿改名为《粒粒皆辛苦》,画面中的农民正小心翼翼地收拢着收获的粮食,脸上布满汗珠。 第三稿则以一位复员军人转业的生产队队长为主角,体现了农民不仅养活了国家,还保卫了江山的双重含义。 最终定稿的《父亲》,呈现了一位年纪较大的普通农民形象,他头裹白巾,脸庞黝黑,布满皱纹,嘴唇干裂,手中捧着一个粗瓷茶碗。 这个形象既有陕西农民的特征,又带有大巴山地区的地方特色,成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 然而,《父亲》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 在作品即将完成时,一场关于“圆珠笔”的争议引发了广泛讨论,当时,有评委建议在画中农民的耳朵上加一支圆珠笔,以表明这是新时代的农民,具有文化水平。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际上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艺术与政治之间复杂的关系,罗中立最终接受了这个建议,但他的出发点与评委们恰恰相反。 他认为,如果观众仅仅将这幅画视为旧社会农民的写照,那么这幅作品充其量只能算是“忆苦思甜”。 而加上圆珠笔,反而客观地定格了那个特殊时期艺术与政治交织的状态,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注脚。 《父亲》最终以压倒性优势获得了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和人民日报金奖,这幅作品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出色的技法。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此前主流艺术中“脸谱化”的形象,呈现了一个真实、沧桑的中国农民形象,它不再是简单的颂歌,而是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父亲》的成功让罗中立一夜成名,但他并未就此止步,1984年,他获得公派留学机会,前往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深造。 这段经历让罗中立得以亲身感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也促使他开始思考中国艺术的未来方向。 在国外的游历中,罗中立看到了西方艺术的全貌,从传统到现代,从古典到前卫,这些经历让他开始反思。 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应该如何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具有当代特色的艺术语言,以及如何从“用西方语言讲中国故事”转变为“用中国语言讲中国故事”。 回国后,罗中立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变化,他不再局限于写实主义,而是尝试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表达方式。 这一探索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数十年的艰苦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罗中立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他继续关注农民题材,但表现方式更加多元化,《春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以富有诗意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农村妇女的辛劳与奉献。 文章信源: 澎湃新闻2019年10月8日——与新中国一同成长|罗中立:《父亲》之后,一直在画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