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当了!”2001年,美国一招让我国堆积如山的己内酰胺产品变成废品,中石化

老闫聊史 2024-10-10 16:00:04

“我们上当了!”2001年,美国一招让我国堆积如山的己内酰胺产品变成废品,中石化的几位资深技术人员正感到绝望之际,一个人的出现改写了结局。 (信息来源:闵恩泽的爱国之路.人民网)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己内酰胺产业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己内酰胺,这一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材料,是生产锦纶(尼龙)的关键成分。   而锦纶在服装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得己内酰胺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可惜的是,彼时中国的己内酰胺生产能力几乎为零,依赖从欧美进口,遭遇了高价和限量的双重压制。   欧美国家逐渐洞悉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挑起针对中国己内酰胺市场的贸易争端,试图从中获取利益。   为了维持其市场的垄断地位,欧美企业不仅在价格上大幅提升,还故意制造供货紧张的局面。对此,中国企业只能忍气吞声,乖乖交出一张张支票。   这种被动的局面让不少人感到心灰意冷,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自己采购的原材料居然是因“洪灾”或“设备故障”而被限量供应时,失落感更是无以言表。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中国决定投资建立自己的己内酰胺生产线。1990 年,中国斥巨资自欧美引入两套生产装置,冀望凭借“先引进再吸收”之法,增强自主生产之力。   欧美的算盘早已打得精明,他们没有将先进的设备出售给中国,最终只交付了两台淘汰的旧机器,并在技术转让上狠宰了一笔。   正如中国恒申集团的董事长所说,“在谈判中,我常常感到自己不是儿子,而是孙子。”   即便艰难启用这两台“老爷机”,工程师们依然热情高涨。但是真正的困难在于,这些老旧设备频繁出现故障,迫使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修理和调试。   历经诸多波折,国产己内酰胺得以诞生,但欧美企业岂会就此罢休,仍妄图有所动作。   当国产己内酰胺即将投放市场时,欧美企业迅速调整策略,展开了疯狂的低价倾销战。他们在中国市场上发动了“闪电战”,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己内酰胺,令中国企业猝不及防。   这一轮凌厉的攻击,瞬间把中国初露锋芒的己内酰胺产业逼至悬崖边沿,众多企业深陷破产危境。   在中国市场,舆论四起,纷纷诟病国产己内酰胺的质量,这给相关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   正当一切看似无望之际,76岁的闵恩泽院士再一次站了出来。作为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的他,拥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无畏的创新精神。   在欧美强势竞争面前,他激励心灰意冷的同事:“我们断不可为眼前的艰难所惧,亦决不能向侵略者屈服!”只要我们动脑筋,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找到打破垄断的钥匙!”   闵院士深知,在己内酰胺的生产进程里,制约中国工程师们的“瓶颈工序”,乃“环己酮”转化为“环己酮肟”的关键环节。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将自己关进实验室,开展了数不清的实验。历经无数日夜的不懈努力,闵院士终得硕果,成功研制出新型催化剂——钛硅分子筛,为科研领域再添璀璨一笔。   这种催化剂不仅提高了环己酮氨肟化的转化率,还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形成了革命性的生产工艺。   2003 年,历经多次实验及改进,闵院士的研究成果最终在己内酰胺生产线上得以应用。   这一新工艺的实施,使得中国的己内酰胺生产不仅在质量上不逊色于进口货,甚至在价格上也形成了竞争优势。随着国产己内酰胺的成功投产,市场需求开始迅速增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   短短几年内,中国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国和出口国。闵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用实力回应了欧美企图通过倾销打垮中国己内酰胺产业的阴谋。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云淡风轻地说道:“此非我一人之功,实乃全体中国化工人共同拼搏之成果。”   此句,毋庸置疑地道出了全体中国科技工作者共有的心声,那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呐喊,是对科技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闵院士和他的团队不仅成功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垄断,还为中国化工行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如今,中国在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已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了国际化工行业的领军者。   回顾这段历史,己内酰胺产业的崛起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功,更是中国企业和科学家面对挑战、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与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而中国人凭借智慧与努力,向世界展示了自力更生的决心和能力。   于未来,唯有持续推进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方可于风云诡谲的国际市场中稳操胜券。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捍卫属于中国的每一寸市场与机遇。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