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 天象崇拜: -在古代,

邴原看看旅游 2024-10-11 13:38:20

重阳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 天象崇拜: - 在古代,人们对天象有着深厚的敬畏和崇拜之情。《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农历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两九相重,所以叫“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且吉利的日子,有着吉祥、长久的寓意。 2. 丰收祭祀:在农耕社会,秋季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九月农作物丰收后,人们要祭天帝和祖先,报答天帝和祖先的恩德。这一习俗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3. 驱邪避灾: - 相传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人病倒,严重的还会病死。有个叫桓景的青年决心学习仙术除掉瘟魔,他历经艰辛找到一位隐居的仙人并拜其为师。仙人告知桓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并给了他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他回家带着乡亲们登高避祸。到了九月初九,桓景带着乡亲们登上高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中午时分瘟魔出现,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后,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桓景手持降妖宝剑与瘟魔激烈搏斗,最终将瘟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便流传下来,以驱邪避灾。 4. 历史演变:重阳节的习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先秦时期,重阳节的习俗只在宫中流传,到了汉代,先秦九月祭的色彩逐渐淡化,驱邪祈寿的一些食俗和佩俗由宫廷传入民间,重阳节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代沿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节日内涵和庆祝方式。 总的来说,重阳节的由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幸福的追求和向往。如今,重阳节已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秋日随记##重阳节# #秋日生活打卡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