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看了一个视频,没有标明具体时间和地点,内容是某个地方的农民在收花生时被一群工作人员阻止,理由是收花生时使用机械作业,产生了灰尘,造成了环境污染而被阻止。本来以为是个笑话,没想到网上搜了一圈,还真不是个笑话,这是在河南新乡发生的事情。同时类似这样的事情全国不占少数,去年央广网曾经做出过评论。 金秋季节是个收获的季节,不仅仅因为是各种农作物成熟的季节,更因为秋天雨水收缩,进入了风干物燥的节气,籽实类作物的水分在减少,在减轻农作物收获工作量的同时,还有利于农产品的储存。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所以不管你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械收割,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各种灰尘,这种情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管你的科技水平有多发达,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要想完全避免,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收割,或者象某个地方的官员要求的那样,在下雨天收割。至于合不合常理、农作物会不会有损失那就不管了,只管完成工作任务即可。 农作物的收割在短时间内会有灰尘的产生,但是由于这种灰尘的颗粒较大、较重,大部分为土壤颗粒和农作物碎屑,只要停止作业灰尘即可落地,并不会造成持久性的环境污染,对空气质量没什么影响。国家的环保部门并没有将这种灰尘污染纳入治理范畴。人们都骂这些工作人员不食人间烟火,把这种工作作风归结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激进一点的还会认为这样的工作人员属于没长脑子一类的,既不会去认真解读文件要求,又不懂最基本的常识,工作起来笑料百出。这种工作方式依我看既不是什么官僚主义也不是形式主义,更象是二者的结合体,有时让人无语到没法形容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在工作中层层无厘头加码,最终把工作变成了笑料。很多时候,各个行业都制定了行业的行政法律法规,各部委也同时出台了操作规程,各省、直辖市也会出台本省、市的实施细则,到了地方各级政府各个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按要求执行即可。但是现在却出现了非常反常的现象,本该是去繁就简的事情却在细节上层层加码,又重新去简就繁,注重每个环节的细梢末节大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本身。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部门已经实行了无纸化办公,网络受理,且对相关材料保存做了时间要求。可是到了地方的行政主管部门却要无限期保留已经失去时效性的相关文字材料,并且把当事人网络申报表打印出来装订保存。 这种要求既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又极大的增加了业务部门的工作量和办公成本,本该是一个笑话却被各级部门各级领 导当成工作创新点加以推广。设若如此,把这种工作作风延展到各个行业的的行政管理中去,老百姓又怎么会满意? 开国领袖在土地革命时期论述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时,就已经提出要同官僚主义和命令式工作主义两种工作作风做斗争,时至今日看来,还是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