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调教”出宋四家,午睡醒来的随手之作,比《兰亭序》更潇洒! 我们在梳理书法史时,经常会遗漏或忽视两个重要的时期,即隋朝和五代,虽然它们存在时间短,但都有名家诞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隋代的成就集中在楷书领域,统一天下后,北碑楷书与南方墨迹楷书交融,为唐楷的辉煌打好了基础。 而五代的重要之处,在于将晋人笔法与唐人笔法传承,将晋韵、唐法融汇,为北宋“尚意”书风开了先河。 五代这六十年里,有一位书家可谓“冠压群雄”,不仅被誉为“小王羲之”,还几乎是“宋四家”在内的北宋所有书家共同的老师,他就是杨凝式。 当时学习二王的人很多,临《兰亭序》《圣教序》者多如牛毛,但真正学到魏晋精髓、形神皆备者,只有杨凝式。 黄庭坚就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苏轼更是赞叹:“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除了苏黄米蔡四人,欧阳修、宋徽宗、宋高宗、张即之、朱熹等也都通过杨凝式的字上追晋唐。 杨凝式为人狷狂,故有“杨风(疯)子”之称,时人称他写书法时状态如颠张狂素,精妙则堪比王羲之、颜真卿。他一生最精彩的作品,是一件随手之作,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韭花帖》。 此作为墨迹麻纸本,纵26厘米、横393厘米,共7行、63字,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信手拈来,没有过多的修饰,最见功力,论自然潇洒,比《兰亭序》更胜一筹。 释文为:“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 睡醒后的杨凝式,腹中饥饿,正好好友送来韭花,佐之以羊肉,鲜美可口。口腹之欲满足后,杨凝式写下此作,这也被网友戏称为“最经典的美食评论”。 北宋宰相王钦若称赞《韭花帖》:“凝式墨迹一纸,宇画奇古,笔势飞动,天地间尤物也。公字与颜公一等,俱称绝异。” 此帖以《兰亭序》笔法为基础,用笔精绝多变。先空中取势,再顺锋入纸,笔尖衄挫、蓄力,笔笔中锋。 点画遒劲秀致、婀娜多姿,骨肉匀称。结字奇崛险宕,敛展、欹正、高低、大小错落,以纵取势,笔意呼应,俯仰得宜。 《韭花帖》深得晋人风采,打破了唐人结字章法的过度肃整板滞,神完气足,笔笔有来源,字字见真章,是我们学习正统笔法的上佳范本。 此帖有三大版本传世,而日本二玄社的珂罗版是根据原稿而来,更为真实可信,更还原细节之处。 而今,我们将此作珂罗版进行了超高清12色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杨凝式《韭花帖》(二玄社珂罗版)五大行书高清原大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