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孩子,就不能再指望有个总是保持整洁的家。
前天,我看到沙发上有一堆瓜子皮和糖纸。“谁干的?”我刚问出口。在房间的孩子条件反射般地就蹦出了回答:“不是我”。我很生气,看都不看就否认。我想这会儿表达出我的不满,去逼问、去追查“坏人”、惩办“坏人”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把孩子叫出来,指着沙发说:“看到沙发上扔着垃圾,我非常生气!”我看了眼孩子接着说:“我并不是想追查谁干的,来去惩罚他。这都是过去的事。我希望的是,看到有一个整洁沙发。好吧,你现在去把沙发清理干净吧。”
不责怪、不惩罚,孩子才能专注于要承担的责任。在这里,我还表达了我的不满(👆的方法二)阐明了期望和给孩子指出补救的方法(👆的方法三、四)。
这种情形下如果处罚孩子,比如说:“你这样乱扔垃圾,我要扣掉你这周的零花钱。”或者“这两天都不能吃零食。” 这很有可能让孩子开始专注于争辩、复仇。
让孩子“体验到不良行为的后果”也是个我常用的方法。现在出游,我都会让孩子自己背一个小包,背上自己的水以及其他随身带物品。有次,出门吃饭,孩子就把包落在饭店了。于是,孩子不得不自己再走回去拿包。有过这经历后孩子就记住了要看好自己的包。同样的,还有孩子在忘了带练习册、作业回家的时候。
当然,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人道很有有哪些方法是一劳永逸的。孩子7岁时使用的方法,到8岁就不见得有效了。人生是一个不断调整与再调整到过程。对于孩子,重要的是他一直把自己看成是答案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
太有感受了,太多时候,好好沟通根本没啥用
厉害👍
说的有道理,这就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