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一次在查阅缴获的日军文件时,看到一篇日本军官写的军事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与其有百发一中的炮百门,不如有一发一中的炮一门”。 刘伯承读罢拍案叫绝,他认为:从精兵主义的观点看,也可以说“与其有百发一中的兵百名,不如有一发一中的兵一名”。 在上个世纪,日本军队的装备和战术展现了其在现代战争中的不足。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与战术思想透露出明显的落后。 日本步兵的标准武器,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即“三八大盖”。 这种步枪虽然射程可达3000米,但其6.5毫米的小口径在杀伤力上相对较弱,主要优势在于长枪身便于拼刺作战。 根据中国八路军老战士的经验,这种步枪的杀伤力远不及德制的7.9毫米步枪子弹,即使受伤也可能继续战斗。 三十年代末,日本陆军开始感受到“三八大盖”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与中国的冲突中,随即研发了口径更大的“九九式”步枪,采用7.7毫米口径,并稍微缩短了枪身。 虽然九九式步枪在1940年之后部分装备日军,但由于三八式步枪库存庞大,九九式步枪的普及程度有限。 此外,三十年代末至二战期间,冲锋枪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尽管日本也研制出了冲锋枪,但由于守旧的军界领导层对这种武器的偏见,认为冲锋枪射程短、精度低,且浪费弹药。 这种保守的军事观念在面对美军装备先进的冲锋枪时,日军的步枪长距离射击能力的弱点被暴露无遗。 在苏联对抗的满洲战场上,日军的武器装备同样显示出了不足。 尽管苏军也有大量使用老旧的1898年式步枪,但他们的部分部队已经装备了1943年式的冲锋枪。 苏军在战场上对日军形成了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日军的反应是加强“武士道”精神,以及通过发动自杀性的“特别攻击队”试图弥补技术和装备上的差距。 日军在中国的作战经验虽然丰富,但主要局限于低强度的运动战和反游击战。 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通过游击战形式,有效地抗击了日军。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标,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号召。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深知只有强化军事力量,才能有效抵抗日本的侵略。 1937年8月,红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令改编为八路军,并逐步转战至山西。 尽管总兵力不足四万,中共中央仍强调八路军需在对日作战中发挥模范作用。 毛泽东在确定八路军的战略时,首要任务是发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其次是从较为弱小的“壮气军”地位发展到实质上的“实力领导地位”。 八路军首战平型关的胜利,展示了中共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蒋介石对八路军的表现也表示出明显的赞赏。 1938年2月3日,毛泽东在与共产国际代表的会晤中透露,八路军已拥有8万至10万名战士、指挥员和政工干部。 在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八路军决定扩大其活动范围至河北。 1940年春,八路军的力量已在华北超过了国民党中央军。 毛泽东在1940年3月的政治局会议上表示,党的力量已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走向。 1940年8月,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要决策:再扩军三十万。 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强调了全党应集中精力。 但这一扩军计划在执行中遇到了多重挑战,包括枪械和资金的极度缺乏。 面对这些挑战,中共采取了向敌后地区拓展战略空间。 在华北,八路军依靠其严明的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有效地吸收地方武装并组织民众参与抗日。 然而,在缺乏正规军力量的河南,中共只能依靠地方党组织自主建立武装力量。 1942年底,中共面临的严峻困难促使其实施“精兵简政”政策。 这一决策最终在1944年夏天得到调整,中共重新启动扩军计划。 到了1944年底,中共军队已恢复并发展至65万正规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一百万至一百五十万的规模。 尽管中共在1945年七大上宣称已经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但实际上,军队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部队分散、资源匮乏、以及与国民党的关系紧张等。 黄克诚在1945年对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提到,尽管军队数量庞大,但真正精干的主力不多。 他的分析强调了军队在不同根据地的战斗力与资源配置的差异,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协调军事行动的困难。 中共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始于抗战初期,包括提高部队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水平,提升指挥员和战士的政治文化水平。 此外,军队还需要创造并培养一批新的干部。 中共军队战争期间不断适应复杂多变战局进行灵活性调整,才有了后面日渐强大的军事力量。 参考文献:[1]孙道同,郭秋琴.加强军队质量建设 坚持科技强军战略[J].军事历史研究,2002,16(2):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