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一号“神树”,很像《山海经》通天“建木”

三川勘地理 2024-10-12 03:06:05
三星堆,出土了众多匪夷所思、惊憾世界的“神物” 最惊艳的,是一号“神树”,包括毁损部分,高约5米左右,此“神树”,很多人认为是古代传说的“扶桑”“若木”或“建木”。 对照《山海经》古籍记载,此“神树”为通天的“建木”更为可能。 上古先民认为,天地之间往来和交流是十分畅通的——通道,一是高山;二是大树。 通天之山,按《山海经》的说法,昆仑山、登莱山、灵山、和华山青水之东的肇山,皆可登天。 《山海经》记载了不少“神树”,如北海之外的三桑、寻木,东海之外的扶桑,西方大荒的若木等等。然而,这些“神树”,似乎都不能通天。可通天之“神树”,唯有“建木”。 《山海经·海内经》:“有木……名曰建木,……大皞爰过,黄帝所为。 “大皞”即太昊,他从建木上天下地,此木是黄帝栽种的天梯。 “建木”具体在哪里呢? 《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此经作“广都”。 “都广”或“广都”,或只是传抄之讹。 杨慎《山海经补注》:“黑水广都,今之成都也。” 《华阳国志·蜀志》:“广都县在郡西三十里”。 这与三星堆遗址很相近。 《山海经·海内经》描述“都广”说,这个地方出产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全是上好的粮食,各种谷物能够自然成长,冬夏两季都可播种。鸾鸟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鸣唱,凤鸟在此自由自在地翱翔,灵寿树在这里开花结果,各种草木丰隆茂盛。这里有各种禽鸟野兽,全都安然相处。这里生长的草,无论冬夏都不会枯死。 这大约与成都平原“鱼米之乡”的富饶情状相当。 关于“建木”: 《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zhú,弯弯曲曲的树之),下有九枸(盘根错节的根枝),其实如麻,其叶如芒”。 又《海内南经》:“(建木)引之有皮,若缨、黄蛇。” 三星堆一号“神树”,与以上记述又何其相似—— 其树干笔直,有三层树枝,每一层三根,全树共九根;所有树枝均柔和下垂,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其叶如芒)内的尖桃形果实(其实如麻)。 其树下部,有三道(非九枝)如同根状的树枝斜撑着树干。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龙蛇一体?)固定在树干上。 《山海经》所记载的,绝非虚妄的传说; 三星堆“神树”,也记载了上古先民关于“建木通天”的信仰。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