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曾昭燏,是曾国藩的曾孙女,一生未嫁,成为考古界泰斗,却在55岁跳塔自尽 曾昭燏死后,检验人员在她的口袋中发现了一张纸条,打开一看让在场所有人泪流满面…… 曾昭燏出生于出生于湖南湘乡,是曾国藩的家族成员,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曾昭燏从小就培养出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好奇心。 12岁那年,曾昭燏被送到了长沙的艺芳女校就读,这所学校虽然设施简朴,但教育理念先进,强调女性自立与知识的重要性。 在艺芳女校,曾昭燏不仅学习传统课程,更接触到了西方的文学与科学思想。 学校的创始人,也是她的堂姐曾宝荪,也是她学习的榜样,在曾宝荪的影响下,曾昭燏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她在校园的讲座中表达自己的见解,逐渐在师生之间建立了才女的名声。 这样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为曾昭燏后来的考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外界对她有诸多期望,她却始终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学习,这种坚持最终引领她走上了一条非凡的人生道路。 1929年,曾昭燏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之后又远赴英国学习考古,获得了硕士学位。归国后,曾昭燏加入了新成立的中央博物院,她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战后的文物恢复与保护上。 那时的中国,无数珍贵的文物面临着丢失和破坏的风险,曾昭燏亲自带领团队前往战区,她和团队不顾个人安全,坚持在一线进行挖掘和分类。 抗战胜利后,她随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迁返南京,在战后文物抢救的紧要关头,曾昭燏处理了一个特别棘手的任务。 当时国民政府计划,将中央博物馆的文物运到台湾,得知此事,曾昭坚决反对,此后,成功让三批已经运到台湾的852箱文物运回大陆。 她在文物保护的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任何由于疏忽导致的文物损坏都是对文化的犯罪。 数百箱珍贵文物安全归还,为她个人的学术生涯增添了光辉的一笔,在考古界的地位因此日益升高,成为行业里不可多得的女性领袖。 她的工作虽然备受瞩目,但她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的严谨态度和对文物的敬畏心。 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公众演讲中,曾昭燏总是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对考古工作的执着印证了她在这个领域的权威地位。 她的事迹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使得普通大众开始关心和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950年,曾昭燏被任命为南京博物馆的副院长,她也是我国第一位女博物院院长,之后多年,她一直在考古行业做着贡献。 为了事业,她终身未婚,一生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也是从她开始,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院规,凡是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尤其是考古的,不许私人收藏古董。 这条规定被国家文物局采用,成为了文博工作人员的守则之一,可见曾昭燏的影响力。 1964年,曾昭燏的健康状况明显恶化,在当时种种压力之下,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尽管如此,她并未减轻工作负担,依旧坚持在第一线进行文物的救护工作,就在那年的12月,曾昭燏决定到南京的灵谷寺放松心情,独自一人登上了灵谷塔。 最终,身心疲惫的曾昭燏从塔顶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检验人员在其遗物中找到了一张纸条,她在纸条上清晰地写道:“我的死和送我过来的司机无关。” 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关心他人的安危和责任,担心自己的死亡会给他人带去麻烦。 曾昭燏的死让整个考古界和文化界都感到震惊和悲痛,她的离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损失。 她一生对考古学的贡献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被后人铭记,曾昭燏的故事,成为了勇敢探索与个人牺牲的象征,提醒着后来者,每一个选择都有其代价。 作为一位学者,她无疑在考古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的工作不仅拯救了无数的文化遗产,还为后来的学者们树立了标杆。 然而,正如她生命中最后的选择所反映的那样,伟大的事业成就并不能完全抵御个人生活中的孤独与绝望。 在回顾她的生平时,我们不仅看到了她的光辉岁月,也应当思考如何维护好个人的安危和健康。 曾昭燏的生与死,都深刻地教育了后世,让我们在追忆中,更加珍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