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徐懋功带孙子山上打猎,趁孙子进入密林深处时,他命人放火。吓人惊呼:“您的孙

史面的楚歌 2024-10-13 13:26:00

这天,徐懋功带孙子山上打猎,趁孙子进入密林深处时,他命人放火。吓人惊呼:“您的孙子还在里面!” 可他说了声“烧”后,就转身离开了,没想到,晚上孙子满身血污平安回到家,徐懋功大哭:“天要亡我徐家啊”! 公元650年,大唐狩猎场。熊熊烈焰肆虐着这片曾经生机勃勃的土地,浓烟遮天蔽日,动物的惊叫声与噼啪作响的火焰交织在一起,宛如人间炼狱。而在这炼狱中心,一个少年正为生存做着最后一搏。 求生的本能让他肾上腺素飙升,电光火石间,他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剖开战马腹部,以马的血肉之躯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最后的防线。腥热的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焦土,也映照出少年眼中疯狂的求生欲。 熊熊烈火肆虐着一切,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噼啪声,浓烟呛得他几乎窒息。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他急促的心跳声在耳边回荡。 终于,大火渐渐熄灭,只留下满目疮痍和令人作呕的焦味。徐敬业从马腹中爬了出来,浑身是通红,但好在他还活着。 这个在火海中死里逃生的少年,就是日后震惊大唐的叛将——徐敬业。 这场大火,还要从徐敬业的祖父——徐懋功说起。 徐懋功,原名徐世绩,因战功赫赫被赐姓李,后避讳唐太宗名讳,改名李绩。他可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为英国公,这可是能世袭罔替的爵位。你以为这就完了?人家还是三朝元老,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带兵打仗,堪称唐朝军神。 徐家这权势地位,在当时那是相当炸裂,一般人早就飘到天上去了。可徐懋功不一样,他心里门清儿,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可太懂了。所以,徐懋功为人处世那叫一个低调,和以前那些兄弟们也减少了来往,生怕被人抓住把柄。 当然,光自己低调还不够,还得教育好下一代。徐懋功特别注重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尤其是忠君思想和谨慎品行这块,抓得那叫一个严。他希望徐家能一直兴旺下去,而不是成为“富不过三代”的反面教材。 然而,徐懋功的儿子李震却资质平庸,无法继承家族衣钵。徐懋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孙子徐敬业身上。 徐敬业的确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然而,在这份天赋背后,却隐藏着令徐懋功不安的隐忧——野心和权欲。 这天,徐家组织了一场家族狩猎,徐敬业年轻气盛,一马当先,技压群雄。这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可偏偏李治的儿子李显也来了。徐懋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让这帮年轻人一起去打猎,临走前还特意嘱咐徐敬业,一定要照顾好李显。 徐懋功见状大惊失色,他意识到,徐敬业的心性过于狠辣,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把徐敬业拉到一边,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可徐敬业却一脸不服气,认为自己只是凭本事赢了比赛有什么错。 徐懋功看着孙子那倔强的神情,心越来越凉。他知道,徐家的未来,恐怕就要毁在这个孩子手里了。 为了家族,徐茂公这才让手下再狩猎场点火,让孙子徐敬业因此而亡,可没想到,徐敬业非但没有葬身火海,反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办法死里逃生。 看到亲孙子死里逃生,徐懋功再也生不起杀心,于是就将他送入军营历练。然而,徐敬业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非但没有收敛锋芒,反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野心在军旅生涯中不断膨胀。 徐懋功深感不安,他预感到这个孙子将来必成大患,却无力阻止。临终前,只能无奈地嘱咐弟弟李弼,如果徐敬业真的威胁到家族安危,就除掉他。 然而,此时的徐敬业已经羽翼丰满,身居扬州都督要职,李弼根本无法撼动他的地位。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天下震动,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徐敬业敏锐地嗅到了机会,他打着“勤王救国”的旗号起兵反叛,试图推翻武周统治。 徐敬业重金聘请大才子骆宾王撰写檄文,痛斥武则天篡位之罪,一时间传遍天下,令武周政权岌岌可危。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徐敬业的所作所为并非真的为了“复唐”,而是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建立自己的功业,甚至取而代之。 可惜,徐敬业的军事才能无法弥补他在政治上的短视。他的起兵仓促,缺乏计划,很快便遭到了武则天镇压。徐敬业兵败被杀,徐氏一族也因他一人的野心,被夷灭三族,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化作历史的尘埃。 回顾徐敬业的一生,狩猎场的那场大火仿佛一个残酷的预言,预示着他最终的命运。 他像一只扑火的飞蛾,被权力和野心的烈焰吞噬,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家族覆灭的下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权力更迭,朝代兴衰,都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但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身居何种高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被历史的浪潮所吞噬。

0 阅读: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