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聊历史(25)捧杀的艺术:欲让其亡,必让其狂 《梁孝王世家》 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生有两子,长子刘启,就是汉景帝,幼子刘武。和天下的母亲一样,窦皇后格外疼爱小儿子,可以说是溺爱,老话说,“惯子如杀子”,正是当妈的过于宠爱,才使得刘武养成了恣意骄横,胆大妄为的性格。 刘启登基做了皇帝,对这个弟弟也是照顾有加,封他为梁王,给他全国最肥沃的封地。在一次家宴上还守着老娘对刘武说:等我千秋万代之后,就把王位传给你。这皇帝老儿或许是喝醉了,也或许是哄老娘开心,他不知道“君无戏言”的道理吗?他这随口一说,弟弟和老娘自然是开心了。 有些话你不说,别人不会往那去想,既然说出来,就难免让人产生幻想,正是刘启有意无意的话给刘武心里埋了一颗想入非非的种子。 “七国之乱”后,梁王因在平叛中立了大功,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这哥们非常不低调,在封地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外出随从千乘万骑。到处驰马狩猎,排场之壮盛堪比天子,府库的金钱近万亿,珠玉、宝器等比京师还多,其地位财富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按汉朝的规定,诸侯王进京朝见天子都是有严格制度的,非诏不得觐见,而梁王出入皇宫跟回自己家差不多,不但经常来,来了就不想走了,景帝也是惯他,和他一起乘车,一起打猎,连梁王的手下登个记就可以随意出入宫殿。 汉景帝前元四年,刘启废黜了太子刘荣,欲改立刘彻为太子,窦太后就想趁这个机会让刘武做继承人,在袁盎为首的大臣们极力劝阻下,才放弃了这个打算。老太太虽心疼小儿子,但在国家大事面前还是懂得孰轻孰重的。 眼看快到手的鸭子又飞了,梁王焉能不气,恼怒袁盎等人坏了自己的好事,这小子也是胆儿肥,暗中安排杀手刺杀了袁盎,朝廷追查凶手,很快就查到了梁王身上。 当众刺杀朝廷大臣乃是重罪,按律应严惩,景帝再护犊子也不能置之不理,便安排人到梁国彻查,梁王也害怕了,找了几个替罪羊顶罪,自己背着刑具去向太后和大哥请罪,景帝虽然没处罚这个不争气的弟弟,但此后两人的关系就不像往前那么亲密了。 经历此事后,梁王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以往的特权被取消,人也变的萎靡不振,回到自己封地后整日心神恍惚,闷闷不乐。后来得了一场热病,没多久就病死了。 窦太后白发送黑发,自然心痛不已,景帝就把梁国一分为五,赏赐给梁王的五个儿子,让他们承袭爵位,以此来安慰母亲。 可这几个儿子没一个争气的,真是应了那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纨绔子弟继承了他们老爹的骄横跋扈,恣意妄为,甚至滥杀无辜,没多久五人中四人的封国被废除,有的还被贬为了庶人。 梁王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碎,自己郁郁而终,后人也不得善果,究其原因,固然有自身的问题,但窦老太和景帝的责任更大,一味的溺爱和恩宠,随口许下兑现不了的承诺,而忽略了对他的教导和鞭策,刘武和后人得此结果,窦太后和汉景帝难辞其咎。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层,就是刘启故意为之,“欲让其亡,必让其狂”,刘启对弟弟的放纵行为不加约束,任其发展,捧得高必然摔得狠,“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人在疯狂状态下都会失去理智,然后趁你犯错要你命,以达到削弱地方政权的目的。 有句电影台词说的好:天地万物,是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 逐步消减同姓王的权势,解决掉朝廷里不太听话的重臣,刘启做这些事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他那位继承人刘彻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这就是捧杀的艺术,汉景帝玩得还是蛮高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