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国。可是在机场,

安琪小世界 2024-10-14 10:55:26

2011年,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国。可是在机场,他无意之间发现有几个便衣特工正在跟踪自己。他当即明白,美国压根没打算放人,于是他转身思索着脱离的方法..... 2011年的一个早春时节,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怀着激动的心情,他来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就在这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候机大厅里,有几个西装革履的男子似乎一直在盯着自己。凭借敏锐的直觉,潘锦功意识到这些人很可能是美国安全部门派来监视他的。他心里一沉,顿时明白,美国政府根本没打算放他回国。 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2009年,潘锦功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在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创造性地将这种技术应用到了玻璃上,发明了一种可以发电的"光伏玻璃"。这项发明一经问世就在国际科技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潘锦功一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为全人类的新能源事业做出贡献。他决定带着这项技术回到祖国,在国内进行产业化应用。 然而,美国政府却对潘锦功的决定感到十分不安。他们担心这项颠覆性的技术流向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要知道,在新能源领域,中美两国正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美方一方面以各种理由拖延潘锦功的签证,另一方面又派人对他进行威逼利诱,甚至恐吓,试图阻止他回国。 尽管困难重重,潘锦功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回国发展。他明白,只有祖国才是自己事业的最坚强后盾。为了甩掉美方安插的"尾巴",潘锦功几经周折,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航班。 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多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要回家了。 回首往事,潘锦功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从最初怀揣科研梦想,到后来遭遇美方百般阻挠,他都没有动摇自己的初心。"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家国情怀,更指明了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方向。无数像潘锦功一样的留学人才,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不懈求索。 潘锦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心里清楚,要让自己的技术在国内落地生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国后,潘锦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创立了自己的太阳能科技公司,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开始了"发电玻璃"的产业化进程。 2019年1月,潘锦功怀着激动与荣誉之情,出席了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第二届“杰出工程师奖”颁奖典礼。这一盛会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顶尖工程师和科研人才,旨在表彰那些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才。潘锦功作为获奖者之一,不仅展示了他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彰显了他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不懈努力。 在颁奖典礼上,潘锦功的事迹受到了广泛关注。他凭借其在碲化镉“发电玻璃”项目中的突出表现,赢得了评审团和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碲化镉发电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的光伏材料,以其高效能和广泛应用前景,被誉为未来能源领域的潜力之星。潘锦功的研究团队通过不断的实验和优化,成功突破了传统技术的瓶颈,开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单体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为绿色能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9月,在第三届全国双创周期间,潘锦功再一次成为了媒体和公众瞩目的焦点。此次双创周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潘锦功携带着他团队研发的世界第一块大单体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赴京参展。展会上,潘锦功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研发历程、技术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参观者们纷纷驻足,深受其技术创新和环保理念的感染与启发。 潘锦功的碲化镉发电玻璃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其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也备受认可。该发电玻璃不仅能够高效转换太阳能为电能,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车辆遮阳板、便携式能源设备等多个领域。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双创周期间,潘锦功的项目受到了众多业内专家和企业家的高度关注。许多知名企业表达了对该技术的浓厚兴趣,纷纷洽谈合作意向,期待将这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市场推广中。潘锦功也积极回应,表示愿意与各界合作,共同推动碲化镉发电玻璃的产业化进程,助力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与转型升级。 潘锦功的努力和成就最终得到了国家发展的高度认可。在项目展示结束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对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专项给予1.59亿元的专项支持。这一重大支持不仅为潘锦功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也为其未来的研发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彰显了国家对创新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也为潘锦功及其团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信心。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