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出身的“前反腐书记”陈行甲,在千人大会上毫不避讳地说:“我的前任县委女书记,

滋滋主娱 2024-10-15 18:08:25

清华出身的“前反腐书记”陈行甲,在千人大会上毫不避讳地说:“我的前任县委女书记,在天安门附近买了两套房!我身边的二把手,下属领导们,现在都已经进去了,他们如今的下场,都和我有关,因为我不要命,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2016年,就在仕途一片大好的时候,陈行甲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去湖北省巴东县县委书记的职务,裸辞,离开体制。   这到底是为什么?   那一年,他不过45岁,正值壮年,背后没有强大的背景,却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山里娃,一路奋斗,成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他本可以继续往上爬,未来可期。但……   陈行甲于1970年出生于湖北一个山村,对他而言,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是不在穷苦、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之路。   1988年,凭借出色的成绩,陈行甲成功考入湖北大学数学系。完成学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在长达十三年的一线工作中,陈行甲深入了解了三农的现状。他勤勉尽责,脚踏实地,从一名普通的科员逐渐成长为县委常委,这一过程见证了他不懈的努力与成长。   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深造,先后获得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2011年10月,陈行甲被调至国家级贫困县——恩施州巴东县,担任县委书记一职。这个县地处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全县17万贫困人口的重担如同巨石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刚到巴东县,陈行甲便敏锐地意识到,当地的官场环境错综复杂,腐败现象根深蒂固,问题严重。   上任伊始,各种“糖衣炮弹”就接踵而至。   一些企业老板借汇报工作之机,向他办公室赠送礼品,包括金条、港币,甚至还有人意图赠送房产。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诱惑,陈行甲坚守原则,一概予以拒绝。   “你根本不明白做官的规矩!”,同僚的嘲讽和质疑声,在他耳边响起。有人指责他过于年轻,不懂得官场的隐晦规则;有人则认为他过于执着,早晚会栽跟头。   然而,陈行甲始终坚信,做官先做人,做人要干净。他把这些“忠告”抛之脑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与腐败势力作斗争的道路。   巴东县一桩涉及6000万资产流失的案件,引起了陈行甲的注意。每次开会研究案情,总有人提前走漏风声,让不法分子逃脱。   陈行甲下定决心,要揪出“内鬼”。经过抽丝剥茧的调查,他发现,县长刘冰,这个昔日的搭档,竟然就是腐败分子的保护伞。   陈行甲不畏压力,坚决打击刘冰及其背后的关系网络。在五年的任期内,他成功查处了共计87名贪腐官员,其中涉及6名县级领导和2名州级领导。   “老虎苍蝇一起抓”,陈行甲的铁腕反腐行动,在巴东县官场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动。   在铁腕反腐的同时,陈行甲始终心系百姓,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他走遍了巴东的每个乡镇,走访了无数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疾苦,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发展巴东的旅游业,他拒绝了20万的专业拍摄报价,自己亲自上阵,拍摄宣传片,在网上推广巴东的山水美景。   他积极联系清华校友会,组织清华校友和巴东的贫困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在巴东担任领导职务的陈行甲,不遗余力地推广并践行巴东精神。他不仅以身作则,更深深赢得了巴东百姓的喜爱,人们以“甲哥”之名来称呼他。   五年任期届满,陈行甲本可以继续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但他最终选择了离开。   离开巴东后,陈行甲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他记录了自己与腐败势力作斗争的惊心动魄,也剖析了自己选择离开的心路历程。 (信源:陈行甲——百度百科)

2 阅读:10531
评论列表
  • 希望 56
    2024-10-16 06:54

    现在太少这样的人了。

  • 2024-10-15 19:36

    现在在哪里?

    火鸡味锅巴 回复:
    在广东当靓仔
    残剑 回复:
    精神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