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解放军战士救下一个突然“中毒”的病重老人,却被组织突然要求退伍,后来才

自然解说甲一 2024-10-15 18:37:18

1972年解放军战士救下一个突然“中毒”的病重老人,却被组织突然要求退伍,后来才得知老人竟然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开国上将。 赵保群出生于1949年,成长于江苏省海安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年仅20岁的他应征入伍,来到了京卫戍区某部,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凭借着刻苦训练和出色的表现,赵保群得到了部队的重视,然而部队突然给他分配了一个临时任务,要求他前往301医院照顾一位老人。 虽然心中存有疑虑,但赵保群知道,作为一名战士,服从命令是天职,他带着谨慎的态度,开始了这项看似普通但又显得特殊的护理工作。 初次碰面时,赵保群看到的是一个气色十分糟糕的老人,身形消瘦,面色蜡黄,气息微弱,赵保群尽职尽责地开始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帮助他洗头、擦身、喂饭。 在最初的日子里,任务的压抑氛围让赵保群感到一丝紧张,医院内的氛围也透露出一股异常的紧张感,随时都有专案组人员的进出,老人虽然身体虚弱,但身上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这份威严吸引了赵保群的注意,也让他对这个老人的身份愈加好奇。 随着日子的推移,赵保群逐渐发现老人并不像他所见过的其他病人那样容易接近,他的言谈举止间总透着一股不屈的气概,即使是在恢复期间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也从未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这种坚韧的态度让赵保群心生敬佩,同时也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尽管起初的相处相对疏远,但随着赵保群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逐渐对这位年轻的战士产生了好感,两人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赵保群在任务中并不只是机械地完成上级的要求,他对老人的照顾显得格外用心,远远超出了普通的职责范围,他常常自己去买一些医生推荐的对病情有帮助的食物,只为了能够让老人过得稍微舒适一点。 某天夜晚,忽然一阵急促的电铃声划破了宁静,多年军旅生涯培养出的敏锐直觉告诉赵保群,病房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他飞速跑向老人的病房,看到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老人已经失去意识,脸色铁青,口吐白沫,显然病情非常危急。 赵保群没有片刻犹豫,立即试图拨打医院内部的电话,但出乎意料的是,电话那头无人接听,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赵保群当机立断,顾不上其他,快速奔向离医院一公里之外的主治医生家中。 医生随即赶到医院进行抢救,而赵保群在这48小时的抢救过程中始终不离病房,全程守在老人的床边,紧张地关注着他的每一次呼吸变化,在紧张的抢救之后,老人终于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 尽管赵保群对此并未多说什么,他认为自己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但在老人的心中,赵保群的所作所为已远超职责的范畴,这不仅仅是护理,更是一种生死攸关的救命之恩。 这一事件并未在医院内部获得任何认可,由于赵保群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私下提供了许多特殊的关怀,他的行为被视为违反了严格的纪律规定,没过多久,赵保群被告知他不仅无法获得提干资格,还要提前退伍。 赵保群回到家乡后,过着朴素的生活,他从事体力劳动,搬砖养家,而老人的身影也逐渐远离了他的生,在赵保群退伍后的几年里,老人复出了,并重新担任要职,他的名字叫张爱萍,在经历了十年动乱的风雨后,他没有忘记那个曾经在危急关头挽救他生命的年轻战士。 张爱萍一直在寻找赵保群,多次通过书信、广播等方式试图联系上他,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手段的限制,加上部队的重组和赵保群退伍后的无名生活,寻找他变得困难重重,经过层层辗转和多方打听,张爱萍终于通过海安县的广播电台找到了赵保群的下落。 张爱萍得知赵保群依然在家乡过着普通的生活后,立即派人送去了一封亲笔信和100元的慰问金,这是将军对自己生命的救命恩人最直接的感恩表达,然而赵保群并没有将这些钱花在自己身上,而是选择将这笔钱捐给了当地的小学,用于改善学校的条件。 一别已是十五年,张爱萍终于有机会在北京与赵保群见面,两人的重逢显得格外动情,这段跨越了十余年的情感,不仅是将军与士兵的情谊,更是一种无声的英雄互敬。 赵保群与张爱萍的故事,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但它蕴含的忠诚、正直与善良,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为纯净的部分。 参考资料:市委改革办主任谈:勿忘走过的那条路!2017-08-14 01:02·信阳法院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