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就医:心灵与身体的对话 ——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公开感谢信

阳光快乐陈先生 2024-10-16 11:18:45

外出就医:心灵与身体的对话 ——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公开感谢信 我叫陈士健,今年63岁,是东海县卫健委的退休职工。今天,要说的不仅是外出就医的心声,更是我与全家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公开感谢信。 生活中,人都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我也不例外。在平凡的日子里,由于健康状况的波折,被迫踏上外出就医路,尤如一段陌生的旅程,让希望在痛苦中成长。 21年11月退休后,本该享福的日子,可我患了脑梗,在本地住院后,明显好转。可4个月后又发生了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受疫情影响,再次在本地医疗,可是治标不能治本。 没办法,我于22年10月直接去了上海一家大医院。专家说,你吃的药没问题,只要穿弹力袜、及时发现肿瘤就可以了。 照办,我回到家查各方面的肿瘤,结果是没有任何异常。到了23年春天,我的问题越发严重了,借着拐才能走几步。 我心想,这就是命里注定的吧。几个月后,也就是去年12月初,在家人的动员下,我来到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从此,让我真的有了既感激又震撼的体验。 挂号与住院的人潮如涌,医生的专业和细心,让我感受到温暖和安心。他们的每一次询问,每一次诊疗,就像是精密的侦探,逐步揭示出病的秘密。 检查与检验,让我见证了医学的力量。尽管过程有点漫且带着紧张,但从中领略了神奇与精准,让我坚信疾病的阴霾将被驱散。 住一次院经过两次手术,在病床上我重新审视生活,日子变得如此珍贵,能够拥有健康才会有幸福与快乐。 12月14日,我带着新生的勇气和感恩的心态出院了,微信与血管外科唐军建主任随时联系着。至24年3月,我丟下了拐棍,又经过数月的康复,身体变的越来越好了。 特别的“就医旅程”,让我明白了困难是可转化成动力的,指引我更加热爱生活,珍视健康。 24年10月10号,我又来到远隔千里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准备做第三次治疗。 预约时间就在这几天,我心里明白,我不担心手术问题,因为心灵与身体告诉我,江大附医是我信任的地方。 因此,我在学会照顾自己的同时,更要衷心地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 (陈士健 电话13815609560)

0 阅读:0
阳光快乐陈先生

阳光快乐陈先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