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谚文:백제)(公元前18年-660年),是扶余人南下朝鲜半岛西南部(现在的韩国)所建立的国家(也有观点认为百济是由马韩土著民族建立),与当时朝鲜半岛的另外两个王国高句丽和新罗,形成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的朝鲜三国时代。
据《三国史记》记载,百济建国于公元前18年,温祚集团从高句丽南下阿利水(即汉江)流域、定居慰礼城(即汉城)。
百济有八大氏族:沙氏、燕氏、劦氏(音协,xié)、解氏、真氏、国氏、木氏、苩氏(音伯,bó)。百济的统治阶层是扶余人,不同于其下层百姓韩人。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东与新罗为邻。先后定都慰礼城(即今韩国首尔特别市)、熊津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市)、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公元660年,唐朝与新罗联军攻击百济,百济灭亡。
百济国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东北亚扶余人南下后,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建立的国家。其建国时间可以确定为公元前,并在公元7世纪中叶被唐-新罗联合攻灭,存在时间长达近700年。百济的建国者温祚被认为是高句丽的始祖朱蒙的次子,因朱蒙在扶余国时所生的儿子来高句丽嗣位,温祚到汉江以南地区另立一国,形成了百济。百济的建国初期,把首都定在汉江南岸的广州,并逐渐吞并了许多小国,特别是在公元九年征服马韩后,继续吞并了马韩地区的小国。随着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百济在中央设置了相当于现今大臣级的官职左辅和右辅,并建立了把首都和地方分别分为五个地区加以统治的行政体制。
百济国的兴衰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建国初期的较弱国力到古尔王时期巩固国家制度,再到近肖古王时期通过与高句丽的战争向北扩展疆土,达到全盛期。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盖西朝鲜半岛的绝大部分以及中国的辽西、河北北部,最北曾侵占到扶余国的鹿山。百济是一个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中国和日本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百济与高句丽的不断争斗导致国力下降,都城不断南迁,最终在公元660年因唐朝与新罗联军的攻击而灭亡。
朝鲜三国是高丽百济新罗,那个棒子又来混交视听,把高句丽当成高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