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古时紫砂界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们常提到的“曼生十八式”,其实是由陈曼生

品声爱紫砂 2024-10-16 15:30:51

今天聊聊古时紫砂界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们常提到的“曼生十八式”,其实是由陈曼生设计的壶型,但他并不是亲手制壶的人。 真正制壶的人是杨彭年。 有句话讲:“官贵民贱,文清艺浊。”意思是官员的地位比普通百姓高,文人的名声比手工艺人更响亮。 在紫砂界,文人的名字和作品往往比制壶者的名气更大,尽管制壶者的技术同样重要。 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壶被称为“曼生壶”,他与瞿子冶、朱石梅合作的“石瓢”壶,分别被称为“子冶石瓢”和“石梅石瓢”。然而,很少有人会把这些作品称为“彭年十八式”或“彭年石瓢”。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石碑刻字上。那些曾默默在石碑上刻下王羲之等名家书法的人,完美地复刻了这些大家的笔迹,让书法得以保存流传,他们的刻字技艺本身也是一绝。 但他们的名字却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连一丝痕迹都没有留下。 杨彭年不但制壶技艺高超,他还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比如说首创了“拼砂过筛法”,沿用至今。 这种方法能让紫砂泥料更加光洁纯净,制成的壶体手感细腻,非常适合把玩。 还有紫砂壶的暗接手法也是杨彭年发明的,暗接就是流把与壶身的连接处无缝无痕,线条流畅自然,像长出来的一样。 让紫砂壶的品质和美感达到了新的高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