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日本平整光滑的沥青路,再看看国内坑坑洼洼的马路,难道真的只是技术差距吗?

张横说娱乐事件 2024-10-17 09:55:27

每次看到日本平整光滑的沥青路,再看看国内坑坑洼洼的马路,难道真的只是技术差距吗?为什么日本沥青路常年如新,而我们却常年维修? (信息来源:大小新闻2024-03-25《一抹绿色从脚下蔓延……烟台沥青修路“有高招”》) “这路怎么又挖了?修了还没俩月吧!” “日本的路就很少修,是不是人家的技术比我们牛?” 相信不少人开车时都忍不住吐槽过路况,这种“路怒症”背后,其实是中国和日本在道路建设上走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肉眼可见的差异就是,中国很多城市仿佛陷入了一种“修路无限循环”。这边刚修好,那边又开始挖,年年修、月月修,似乎成了常态。反观日本,道路平坦,几乎看不到修路的场景,给人一种“路修好就一劳永逸”的感觉。 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由两国的国情差异决定的。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14亿人口的出行需求,道路使用频率和损耗程度自然远高于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就像一件衣服,穿的人多,洗的次数多,自然更容易破损。 而且,中国在快速发展阶段,早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为了赶进度,很多地方修路时并没有预留充足的管道空间。等到城市发展起来,需要铺设水管、电缆,就不得不把路面重新挖开,这就导致了反复修路的现象。 此外,中国复杂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也增加了道路建设的难度。不同地区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路面材料和施工工艺,这也对道路的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 相比之下,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但私家车拥有率相对较低,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路的损耗。 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道路建设方面起步早,经验丰富,注重细节和质量。他们在上世纪就引进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路建设体系。比如,他们会在路基上增加一层加固层,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减少后期维修的频率。 当然,这并不代表日本的路就不会坏。事实上,日本也会出现路面损坏的情况。但他们的维修效率很高,一旦发现问题,会第一时间进行修补,而且修补的工艺也非常精细,力求恢复到与原路面一致的水平。 这种对细节的追求,源于日本根深蒂固的“工匠精神”。他们认为,修路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回过头来看中国,我们也并非没有意识到道路质量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施工工艺,道路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8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从“要想富,先修路”到“修好路,才能富”,中国在道路建设上走过了一条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的转变之路。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道路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道路质量和耐久性,努力打造“百年工程”,让“路怒症”不再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 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0 阅读:183
评论列表
  • 2024-10-17 10:39

    产品生命周期,我们拿捏的恰到好处

  • 2024-10-17 17:51

    一个人做饭一桶油用一年,10口之家一年用10桶

  • 2024-10-17 10:34

    油纸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