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国庆回老家,晚上洗过澡,因为天气凉,父亲给我找了一双棉拖鞋。这应该是过年时我穿的,正月初十回苏州,当时里面的垫子穿着穿着就往外跑,临走时让母亲扔掉,他们可能舍不得扔,洗干净,又把后跟缝起来了。他们那一代人,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对自己能熬多少是多少,对子女的爱却从不缺少。 父亲的童年是在建国的战火中度过,他说,他穿的最多的是草鞋,他穿的第一双布鞋是奶奶给他做的千层底。我记事时,家里的胶鞋是破了补,补过了再穿。一双凉拖鞋,穿了一夏又一夏,每年拿出拖鞋的第一件事是补,父亲坐在火炉边,用烧红的铁条,把一双双断带裂袢的凉鞋、拖鞋修好。 现在,其实谁家也不缺一双拖鞋,但他们还是舍不得扔东西,缝缝补补、洗洗刷刷已经溶进他们的血液,艰苦朴素是他们的本色。 再回苏州,我把拖鞋一起带回,我跟父亲说,让他孙子看看他的手艺,父亲笑了,″他们才看不上这些,现在的小伢子,不愁吃不愁穿,少浪费一点就不错了。″父亲对着母亲说,又像是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