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八柱国,李世民曾祖父李虎战功显赫,但宇文泰并不喜欢他。李虎也有自知之明,不跟

文山聊武器 2024-10-17 15:55:20

西魏八柱国,李世民曾祖父李虎战功显赫,但宇文泰并不喜欢他。李虎也有自知之明,不跟着宇文泰唱反调,又因为死得是时候,躲过宇文护屠刀。 西魏时期,贺拔岳意外身亡后,此地陷入了领导力的真空。面对选择新的领导人,李虎并未支持赵贵和其他人推荐的宇文泰,而是选择了贺拔岳的兄长贺拔胜。 李虎甚至亲自前往荆州,试图说服贺拔胜接受这一职位。 贺拔胜在得知消息后动身北上,但最终因宇文泰的迅速行动而未能成为关陇的领导者。 贺拔胜只能无奈返回荆州。 他的归途并非平顔,东魏的侯景在途中将其击败,迫使他流亡至南方的梁国。 在东西魏对峙中,李虎表现平平。 战役中,双方的力量相当,独孤信和赵贵各自率领的军队在东魏军的强劲攻势下节节败退。 由于战场上浓雾弥漫,视线受阻,双方的指挥沟通极为困难。 李虎作为西魏末期的重要军事领导之一,其职责之一是在军事行动中稳定军心和指挥殿后。 当东西魏在洛阳外围进行激烈对抗时,宇文泰将李虎安排在军队后方,本意是希望他能稳定军心。 然而,当独孤信和赵贵等将领由于战况不利开始撤退时,李虎未能有效组织抵抗或稳定局势,反而跟随其他将领一同撤退。 这一举动导致西魏军队的整体崩溃,宇文泰对此深感失望,不得不带领残兵败将退回长安。 战败后,李虎率先返回长安时,发现城内局势已经极为紧张。 长安城内,百姓因恐慌而混乱,还有先前战争中俘虏的东魏士卒,他们在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的情况下,情绪不稳。 在这一关键时刻,李虎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安抚人心或平息潜在的叛乱,反而选择了与太子和一些高官急忙逃离长安。 在李虎逃离后,城内百姓开始互相掠夺。 此时,东魏的被俘士卒在赵青雀等人的带领下真正发动了叛乱,占领了长安的内城区域。 幸运的是,宇文泰得到忠诚的将领侯莫陈顺的支持,侯莫陈顺以少量部队坚守内城,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直到宇文泰归来并最终镇压了叛乱。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平庸的将领,却位居西魏“八柱国”之一。 李虎之所以能在朝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与他的高贵血统密切相关。 据史料记载,李虎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五世孙。 李虎的资历在西魏的政治和军事环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与贺拔岳的合作和随后的独立行动,在西魏末期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贺拔岳去世后,西魏的权力结构面临重组,李虎提出拥立贺拔胜,尽管此举未获成功,但他的提议和行动展示了他在西魏军中的影响力。 宇文泰在权力斗争中胜出后,李虎迅速表态支持宇文泰。 其次,在他失败拥立贺拔胜并在回途中被俘后,李虎被带至洛阳,正值北魏孝武帝元修在洛阳的日子。 尽管元修当时已失势,但作为皇帝的庇护对李虎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本。 元修的优待不仅提升了李虎的处境,还为他提供了与关中的宇文泰建立联系的机会。 运气是李虎生涯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无论是在被俘、战场逃逸,还是在长安的逃亡中,李虎似乎总能在最危急的时刻找到逃生的机会。 这种“否极泰来”的运气,他在多次政治和军事危机后依旧能够存活并恢复力量。 若非宇文泰对他的宽容政策,李虎可能早已失去了他的地位和生命。 李虎的能力虽然平庸,但这反而使他在宇文泰眼中成为一个无害的存在。 宇文家族在处理朝中重臣时通常极为严苛,对可能构成威胁的将领如赵贵和独孤信采取了极端措施,两人均因谋反罪名遭到处决。 然而,李虎因其能力不足以构成威胁。 在宇文泰看来,李虎的存在不仅无害,甚至可以作为显示其宽容政策的一个工具。 此外,李虎的个人魅力和形象也在政治舞台上起到了作用。 历史记载中提到他少年时的风采以及对名节的重视,这让他在贺拔岳和宇文泰等历史人物中获得了一定的尊重。 在隋末之时,众多官族家庭因为各种原因纷纷衰败,而李家却能韬光养晦地保持其势力。 当其他家族因过于强势而成为目标时,李虎的家族因其表面的低调而逃过一劫。 参考文献:[1]汪受宽.唐先祖李虎与清水李虎墓志铭[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21(6):33-35

1 阅读: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