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林等人被授予“元帅”,粟裕却被授予“大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粟裕本来要被授予元帅的,是粟裕让了出来。是不是这样?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粟裕的名字与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和智慧紧密相连。 粟裕的早年生活并未预示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随着日本侵略的蔓延,粟裕被深深地卷入了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斗争中。 1941年的一个夜晚,粟裕带领着他的部队悄无声息地穿越苏中地区密布的山林和小道。 月光稀疏,夜空覆盖着厚厚的云层,为他们的秘密行动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这是粟裕在苏中军民反击战中的众多行动之一,他的战术灵活性和对地形的精通使得这些行动屡屡成功,给日伪军以重大打击。 这次特别的行动目标是日军在山谷中的一个重要营地,据情报显示,那里储存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包括弹药和食物,对日军的后勤支持至关重要。 粟裕的计划是在夜间进行突袭,利用敌人的疏忽和夜色的掩护,实施快速打击。 粟裕的部队在夜幕下缓缓前进,每个士兵的步伐都异常轻盈,几乎不发出声音,他们熟悉每一条山路和小径,就像在自己的后花园中漫步。 随着接近目标,粟裕下令部队停止前进,低声下达了最后的攻击指令,每个士兵都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就在月亮从云层中露出一丝光芒的时刻,粟裕发出了进攻的信号,士兵们如同夜色中的幽灵般涌向敌营,他们手中的刀光寒气逼人。 日军完全措手不及,许多还没来得及从睡梦中惊醒就已被制服,粟裕的部队迅速控制了整个营地,没有发出过多的噪音,这种高效且致命的攻击方式震撼了所有目睹这一幕的人。 在搜查营地时,粟裕亲自检查了每一个储藏所,指挥部队将重要物资迅速转移。 这些物资的获取不仅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也极大地增强了抗日力量的后勤补给,为后续的多次战斗提供了物质保障。 当太阳的第一缕光芒穿透山谷,照亮了战场的废墟时,粟裕站在山头回望。 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有坚定和决心,这次胜利只是漫长战争中的一场小战,他清楚,还有更多的斗争等待着他和他的士兵。 通过这样的夜袭行动,粟裕不仅在物质上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更在心理上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抗日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而粟裕和他的部队将是那不灭火焰的守护者。 到了1944年春,粟裕再次发起大规模的春季攻势,此次他的目标是解放被日伪军占领的近三千平方公里土地。 这一战略行动不仅成功解放了150多个村镇,还促使1000余名日伪军投诚反正。 粟裕在此战役中的策略是典型的深入敌后,分割和瓦解敌军,最终形成合围之势,他的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一个又一个敌军据点,让日军措手不及。 粟裕的战术智慧还体现在他对根据地的构建上,他成功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以及苏浙皖边等多个根据地,这些根据地不仅为中国的抗战努力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也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合行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和情报。 1945年,粟裕被任命为苏浙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这一职务的赋予,标志着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 粟裕的军事生涯充一生六次负伤,头部两次严重受伤,手臂也两次中弹。 这些伤痕是他战斗勇敢的直接证明,也是他对国家和人民不懈努力的象征。 尽管身受重伤,粟裕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他总是站在最前线,与士兵们一同冲锋陷阵,这种无畏的精神,赢得了无数战士的尊敬和爱戴。 1984年,粟裕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他多彩而充满挑战的一生。 他的去世不仅是家人的巨大失落,也标志着中国军史上一位杰出将领的传奇生涯的终结。 在举行火化仪式后,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实——从他的骨灰中竟然取出了三块弹片。 这三块弹片沉默地诉说着他一生中的牺牲与英勇,它们不仅是对他战场上遭受的伤害的有力见证,也显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军人本色。 这些弹片,虽不起眼,却背负着深重的历史意义,它们曾在粟裕的身体里携带着战火的余热,伴随他度过无数艰险的战斗。 火化过程中,这些深埋在他体内多年的金属碎片被高温逼出,它们的存在让家人回忆起粟裕在战场上的无数艰难时刻,以及他对生命危险的无畏面对。 家人决定将这些弹片保存起来,作为对粟裕英勇事迹的纪念。 2003年,当军事科学院筹建院史馆时,粟裕的夫人楚青选择公开这三块珍藏近20年的弹片。 这一行为不仅是对粟裕军事生涯的致敬,也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位英雄的不凡经历及其对和平的渴望。 粟裕对于荣誉的看法异常淡泊,尽管毛泽东曾有意将他封为元帅,但他谦虚地拒绝了这一提议。 他的态度在他的名言中得到了体现:“评我大将,就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他对军衔的淡泊看法,更反映了他对于责任和义务的重视,他认为真正的荣耀来自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而非表面的荣誉。 这种对荣誉的淡泊和对责任的坚守,使粟裕在军队和民众中赢得了极高的尊重。
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职务不夠,粟裕将军是到了抗战后期才初露锋芒,解放战争才大放异彩。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