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都必须按照敲诈勒索罪起诉。即便不能够判刑,也要高额罚款,进行严惩!否则,讹人乱象永远得不到解决,做好事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2023年6月15日,四川达州的一个社区里,65岁的蒋婆婆不慎摔倒了。3个9岁左右的孩子看见后,马上跑过去帮忙扶起了老人。 却不想,扶起来的那一刻,老人却死死抓住其中一个孩子的手,指着他们就说:“是你们撞的!你们要赔钱!” 做好事,一下子变成了“肇事者”,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老人家更是直接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2万元! 问题来了,这孩子们可是目击者的眼皮底下做好事啊。附近的居民都看得清清楚楚,是老人自己摔倒的,孩子们纯属好心帮忙,压根没有撞人啊! 可这事儿没完,蒋婆婆的家人竟然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直接把老人抬到了孩子家门口,扬言:“不赔钱,老人就不走!” 这事儿闹得孩子家里人快崩溃了,最后报警,警方以“欺诈”立案调查。 对此,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义愤填膺:“以后谁还敢扶老人?” 在当今社会,有时候做好事真的成了一场“豪赌”。扶老人,原本是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善举,结果却被讹上,反倒成了“吃亏”的事儿! 尤其是近些年来,“扶老人被诬陷”的新闻屡见不鲜,让人心里直打鼓,谁还能放心地做好事? “扶不扶”这个老生常谈却又尖锐无比的问题,也一次次摆在大众面前。 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了!这位不是别人,正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 她的观点很明确,针对这种“助老反被讹”的现象,必须坚决依法按“敲诈勒索罪”起诉! 什么叫“敲诈勒索”?那就是强行索要不该得的钱,拿别人善良的心当筹码,威胁对方。 李教授提到,面对这种讹人的行为,必须坚决依法处理,不能姑息纵容。 即便不能判刑,也得罚款,重罚!让那些企图利用社会善心做坏事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李玫瑾教授提到的建议可谓是戳到了问题的核心。 这些年,“碰瓷老人”现象频发,已经让不少人心生怯意,做个好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李玫瑾教授的建议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因为她所针对的,不仅仅是几起个案,而是整个社会信任体系的崩塌。 曾几何时,我们讲究的是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而如今却因为极少数人的恶劣行为,让做好事的人心寒,社会温情逐渐冷却。 所以加大对“碰瓷”等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让法律的牙齿更加锋利,让好心人不再心寒,是重建社会信任体系的重要一环。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
绮南爱历史
2024-10-18 17:31: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