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小李飞刀”来也~~[酷][酷]【带鞘双剑】年代:春秋晚期出

丝佩说历史 2024-10-19 09:34:14

#小猿看文物# “小李飞刀”来也~~[酷][酷]

【带鞘双剑】

年代:春秋晚期

出土: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出土

馆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古代巴蜀版“小李飞刀”-

古龙笔下,大侠李寻欢一手小李飞刀使得出神入化、例无虚发。你知道吗?古代巴蜀人民也有属于自己的“小李飞刀”——带鞘双剑。作为巴蜀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它也既有适合随身携带的颜值,又有足以支撑行军打仗的实力。

从外形来看,柳叶形的优美剑身插于鞘内,鞘盖、底常常装饰着蟠螭纹或者云雷纹,两侧及底部有便于固定的穿孔,佩戴在腰间,可谓低调而不失内涵。东周时期,带鞘双剑广泛出土于成都平原等级较高的墓葬中,被视作身份的象征,妥妥的“时尚单品”。

短兵相接时,鞘中的柳叶形剑又是巴蜀人作战的绝佳利器。殷商时期,巴蜀地区河流、沼泽众多,打仗主要依靠步兵。实战中,带鞘双剑既可以手握刺击,也可脱手丢掷,灵活多变,满足了作战的需要。

历史记载中,巴人也有掷剑的习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未有君长……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五个氏族争夺部落酋长职位的斗争,竟以掷剑为约,足见这是他们平日重视与熟悉的一种技能。直至汉晋时,巴蜀地区仍然讲究掷剑,汉赋名家司马相如少年时就曾“读书击剑”。(击剑:以剑遥击而中之,非斩刺。)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古到今,四川人民好像都自带一股侠气~

参考资料:

1.童恩正.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J].考古学报,1977,(02):35-55.

2.段渝.巴蜀青铜文化的演进[J].文物,1996,(03):36-47.

3.江章华.巴蜀柳叶形剑研究[J].考古,1996,(09):74-80.

4.王天佑.革新与复古——东周时期古蜀社会变革之考古学观察[J].中华文化论坛,2021,(05):16-25+155.

5.王天佑,陈云洪.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春秋墓M270、M276、M293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24,(02):72-82+121.

图1 尚存一剑的带鞘双剑|图源《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春秋墓M270、M276、M293发掘简报》

图2 带鞘双剑线图|图源《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春秋墓M270、M276、M293发掘简报》

图3 电视剧《小李飞刀》(1999)剧照|图源网络

来自观察猿白荔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