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空军装备发展历程中,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自行发展远程轰炸机的设想,以加

历史洛阳 2024-10-19 15:14:22

在我国空军装备发展历程中,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自行发展远程轰炸机的设想,以加强战略威慑。但是最终由于当时国际局势的转变和作战思想的变化,已经初具雏形的远轰计划戛然而止。然而这段尘封的历史却值得我们回味...... 1968年12月24日,经过9年多的努力,仿制前苏联图-16中程轰炸机的轰-6首飞成功,使中国拥有了自己生产的中程轰炸机。到了1970年,空军提出“加大轰-6航程,提高发动机寿命”的需求,172厂(即西飞)开始着手轰-6远程版的改造设计工作。 172厂在接到改进任务后,很快便拿出了一份改进草案,计划将原来装配的2台涡喷-8型发动机替换成美制JT3D-3B涡扇发动机,但是空军对这型美制发动机的经济性并不满意,要求172厂重新选型。而此时我国正在与英国就引进民用版“斯贝”发动机进行谈判,172厂认为该型发动机具有推力大、重量轻、耗油低的优势,比较符合空军的需求,于是便按照装备“斯贝”发动机的方案重新提报,1970年10月,空军正式批准修改后的方案。 1971年2月,172厂开始了轰-6航程加强版的具体设计工作。此该型机保持了轰-6原型机外形,在机翼根部安装涡喷8发动机处改装2台英国斯贝512-5W发动机,在左右机翼展向7.850米处各吊挂1台斯贝512-5W发动机,全机共计安装4台发动机,比装2台涡喷8发动机还减轻1387千克。从而简单的将双发轰炸机变为四发轰炸机,有效提高了该机的动力性能。 1978年1月5日,获得正式型号的轰-6Ⅰ在结束地面测试后,首飞成功。在此后的半年中,轰-6Ⅰ一共进行了23个架次的试飞工作,通过试飞证明,由于换装了低油耗和推重比大的涡扇发动机,轰-6Ⅰ的起飞、着陆、爬升和航程等主要性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航程从5760公里提升到8000公里,提高近40%;海平面爬升率由18.6米/秒增加到29.7米/秒,提高了60%;正常载弹量由3000千克增加到6000千克,提升100%;发动机寿命由800小时提高到6000小时,提高了650%。 轰-6Ⅰ的试飞数据让172厂的科研人员们兴奋不已,因为这些数据放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同时期前苏联图-22M超音速战略轰炸机航程只有5500公里;英国“胜利者”战略轰炸机的航程也是8000公里。正当大家认为定型工作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那个科研项目频繁上马、下马的年代,轰-6Ⅰ即便性能出色,但是还是没有能够逃过下马的命运。1978年11月,空军的最终结论来了:轰-6Ⅰ飞机性能完全达到预计指标,部分指标还有超出,实现了预计改装目的;但飞机改造成本太高,发动机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订货,保障难度大;发动机使用维护又需要新搞一套设施,代价太大。因此不予订货,飞机由厂家自行处理。 这个结论很难让西飞人接受,虽然四台“斯贝”发动机的价格是两台涡喷-8型发动机3倍,但是其寿命高于后者近7倍,这么简单的账怎么不会算呢?至于国外订货的理由嘛,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本来选的就是民用版“斯贝”发动机,无论后来国外如何禁运,只要是打上“民用”标签的物资,绝大部分还是可以顺利采购的,更何况后来上马的歼轰-7不也是选用了英国“斯贝”发动机。 因此,归根结底,还是当时国家太穷,没有能力一下子拿出那么多资金满足轰-6的改造需求。轰-6Ⅰ项目黯然下马,三年后,唯一的一架轰-6Ⅰ原型机被拆解报废,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