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6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也表达了他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构想。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写道,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共产党要"努力工作,创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领域"。这段话凸显了毛泽东内心对于消灭阶级、实现人人平等社会的强烈渴望。他认为,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就必须打破旧有的等级制度,让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摒弃对个人名利的追逐。 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人性中的私欲和自私是引发社会动荡的根源。他希望通过革命和建设,为中华民族开创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让人民从此告别战乱和苦难。在他看来,一旦人心向背,只顾个人得失,必然导致利益冲突,最终陷国家于分裂和混乱。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彻底根除剥削阶级的经济基础,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因素塑造了毛泽东的这种思想呢?无疑,传统的儒家文化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正是毛泽东所向往的理想图景。在这个社会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却不计较个人得失。 尽管毛泽东号召"打倒孔家店",但他所反对的主要是儒家思想中维护封建统治的部分,而非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事实上,儒家"大同"理念中体现的平等博爱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有着内在契合。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言,对待古代文化,要做到"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这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由此可见,《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以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理想,也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 毛泽东虽然主张革命,但他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相反,他一贯主张要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他看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阐明了自己的文化观。他指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其间也难免沉积了许多封建糟粕。因此,研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必须要有分析、有鉴别,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传统文化中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思想,必须坚决抵制和清除;而对于其中蕴含的民主精神和进步内核,则要充分吸收和光大。只有这样,才能在革故鼎新中发展民族新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整风运动,这充分体现了他改造传统文化、建设新文化的决心。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他批评当时文艺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现象,强调文艺创作必须深入生活,反映人民的心声。同时,他也要求知识分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接受改造,清除自己身上的旧习气、旧作风。通过延安整风,一大批知识分子得到了锻炼和教育,为日后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宝贵的力量。 总之,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全面、辩证的。一方面,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批判旧文化中的封建性和反动性;另一方面,他也善于从传统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分,努力实现新旧文化的融合创新。正是在革故鼎新中,毛泽东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把延安建设成为一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革命圣地。在他的领导下,延安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政绩,被誉为"新中国的缩影"。 据当时的报道,延安有"十无":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二奶,六没有乞丐,七没有拉帮结派,八没有萎靡不振之风,九没有不劳而获,十没有发国难财。这生动形象地说明,延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呈现出廉洁高效、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毛泽东治理延安的成就,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在考察延安后感慨地说:"不到延安,就不知道什么是新中国。"他由衷地赞美延安的革命气象和建设成果。还有一位外国记者在参观延安后发出这样的感言:"中国要看延安,延安是未来中国的缩影。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