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对“扶老被讹”现象给出了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都必须按照敲诈勒索罪起诉。即使未够成刑事犯罪的,也要高额罚款,以示严惩!否则,讹人乱象永远得不到解决,做好事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老人摔倒了,你扶不扶?”这句话如同一个世纪难题,拷问着每个路过的人。曾经,这只是个仅有一个答案的单选题,如今却演变成了社会热议的焦点,充斥着无奈、恐惧和深深的无力感。 新闻里,“扶老人被讹诈”的事件层出不穷,那些好心伸出的手,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无休止的纠缠和索赔。 “扶老被讹”不仅仅是个案,更像是一场蔓延的“社会病”,它蚕食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原本温暖的社会变得冰冷。 是什么让“碰瓷”者如此肆无忌惮?有人说,是社会道德的滑坡,是法律意识的淡薄,为了利益,有些人可以抛弃良知,将欺骗和讹诈演绎得淋漓尽致。 更令人心寒的是,一些“碰瓷”者利用法律漏洞,将“弱势群体”的身份变成了敛财的工具。他们深谙维权的成本和难度,笃定大多数人会选择息事宁人,从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榨取着社会的善意。 面对这样的乱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那些被证实存在“讹诈”行为的人,即使未够成刑事犯罪的,也要高额罚款,追究其“敲诈勒索”的法律责任。只有依法治理这种乱象,才能让需要得到紧急救助的人得到及时帮助。 这一建议的核心,就是“以罚止讹”,将不当行为与经济损失挂钩,让讹诈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只有提高讹诈成本,才能有效震慑潜在的“碰瓷者”,减少“扶老被讹”事件的发生频率。 当然,仅仅依靠“严惩”并不能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构建互帮互助的社会环境,需要多方合力,多管齐下。 如何才能走出“扶不扶”的困境,让善意回归本真?法律的完善无疑是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更清晰的法律条文,明确“讹诈”行为的界定标准,降低举证难度,为那些好心人撑腰。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碰瓷”等违法行为,形成“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除了法律的“硬约束”,道德的“软引导”同样不可或缺。我们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助人为乐成为一种自觉,而不是一种冒险。 “扶不扶”,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实际上却关乎社会文明程度。我们期待着,在一个法治健全、道德高尚的社会环境中,“扶”这一举动能够回归本真,让善意不再“畏惧”,让互助成为一种习惯。 正如沈腾和马丽在小品《扶不扶》中那句经典台词:“人倒了可以再扶,人心要是倒了,想扶也扶不起来了……”当我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请不要让恐惧和冷漠吞噬了我们的良知,善意,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信源:李玫瑾个人账号—2024.05.28
当时的法官该枪毙!才能消除人们对救死扶伤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