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郑和和海瑞的祖先都不可能是汉族人明朝时人对郑和的评价颇低,那个时候也不看重郑

儒家羊学 2024-10-20 15:27:59

明朝郑和和海瑞的祖先都不可能是汉族人

明朝时人对郑和的评价颇低,那个时候也不看重郑和下西洋这种“疲中国而事四夷”的做法,何况明代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在于追捕建文帝君臣,不把他当做正面人物来看待。//

我再来说说网上已经争吵了多年的海瑞的民族成分问题。海南的三亚有一支海姓,已经测过dna,祖先确实不是汉族,是外来的父系Y染色体类型。但海瑞是海南的琼山海氏,这支海姓目前并没有人测过dna,他们和三亚的海姓也并非同宗,所以从基因检测上来说,现在还无法了解海瑞祖先的真实情况。

但是从现存明代史料来分析,海瑞的祖先是色目人,而且信伊斯兰教。至于海瑞本人,甚至是他的前几代祖先,就已经不信伊斯兰教,生活习俗与信仰和汉族士大夫没有差异。不仅喝酒吃肉纳妾,还完全是按照汉族的丧葬习俗来安葬的。从明代的史料记载来看,海瑞不仅吃猪肉还喝酒,而且还相当爱喝酒,经常喝醉。海瑞儒家宗法观念相当浓厚,为了传宗接代,“至六娶七娶,瑞已耄,而妻方艾”,但还是没有能够再生个儿子下来,之前海瑞有三个儿子都病死了。所以在海瑞临死前,又商议要过继一个海氏同宗来承祧,作为他宗法制度下的后裔。

按照明朝正德十六年《琼台志》的记载,海南琼山县在明朝时期确实有海姓穆斯林聚居,当地还建有清真寺,“礼拜寺,在土城北街巷内,宣德初,(卫)军海兰答建,废”。海瑞的祖先就是明朝时期在琼山的卫军,琼山海氏的始祖名字叫做海答儿,是明朝初年从广州番禺迁到琼山来的卫所军官。海瑞祖父海宽曾说,“知迁自番禺(今广州),但先祖少失怙,族无长老,失记始祖、迁祖之名,断自答儿公始”。海答儿自明初洪武十六年迁琼至嘉靖十三年共150多年,仅传四代,这也是不正常的,中间可能还故意隐匿了两代祖先的名字。海答儿是典型的中亚或者阿拉伯人的名字,意思是“狮子”。有人说“海答儿”是海南土话,“海三”的意思,不是正式的名字,只是诨名。不过中国人修家谱,记入谱中的名字必然是大名,哪有把小名或者绰号之类进入家谱的?海瑞后裔所收藏的家谱就叫《海氏答儿公族谱》,说明海答儿就是海瑞始祖的正式名字。

明朝右副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梁云龙是海瑞的同乡和同时代人,也是海瑞的侄孙女婿,他在海瑞死后负责撰写的《海忠介公行状》是研究海瑞家世的最重要史料。梁云龙在《海忠介公行状》中说海瑞“上世以来未详”,也就是说搞不清楚海瑞祖先的真实情况和名字。凡是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这说的是假话,是故意隐匿!海瑞在著作中也只讲到自己的祖先是广州番禺人,他还曾经到广州番禺去拜访过家族故旧,他在《梁端懿先生墓志铭》中透露,“瑞亦番禺人也,隶籍琼南,追忆昔年旋里,过沙茭问旧故”,但对其祖先和家族的情况也绝口不提。总而言之海瑞家族的人在明朝时期对于祖先的情况都有故意隐匿的现象,一问就是不知道或者忘记了,或者说没有传下来。

其实身为明朝兵部右侍郎的梁云龙和明朝右佥都御史海瑞怎么可能不知道海瑞祖先的真实情况和名字?故意隐匿不愿讲罢了!因为明朝是给每一个卫所军官建立的有档案的,这个档案叫做《卫所武职选薄》,包括全国各卫所军官的姓名、年甲、籍贯、父祖脚色、民族、从军归附来历、征克地方、杀获次数、受赏名目、升授职役并调守卫所、世袭情况、辈份等详细信息,甚至还有涉及到每一家普通军户的《军籍黄册》,登记内容也大体相似,都由兵部掌管。海瑞的先世就是明初广州卫的指挥,后人调守海南卫左千户所任职。梁云龙身为兵部右侍郎,海瑞官至右都御史,他们要了解海氏先祖的具体情况,只要一查《卫所武职选薄》或《军籍黄册》就清楚了。可惜的是,明代《卫所武职选薄》中的广州卫和海南卫选薄现在已经失传了,《军籍黄册》更是片纸不存,不然的话我们现在只要一查明代的这两部档案就能清楚海瑞祖先的民族成分和详细家世。

明朝正德年间,琼山海氏所兴建的清真寺已经垮塌了,说明这个家族在当时就已经不信伊斯兰教了,不再维修清真礼拜寺了,海瑞又是之后才出生的,他当然不再是穆斯林!

0 阅读:52
儒家羊学

儒家羊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